海棠书院 > 历史军事 > 衣冠不南渡 > 第825节
  另外,对于那些新生产出来的化肥,钟会也提出了增加生产线的构想。
  东平王正在想办法增加其生产效率,通过别的方式来进行。
  而在提高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上,张华则是提出了保息之政。
  大概就是庙堂出钱来履行国民福利,给予百姓们一个最低保障,对各类百姓们进行不同的救济和庇护,提升百姓们的生活水平。
  这项看似跨越了时代的政策,实际上在周礼之中就有记载,是属于很古老的仁政。
  这個政策被称为保息六养。
  一日慈幼,二日养老,三日振穷,四日恤贫,五日宽疾,六日安富。
  这就是古代的保息六养,第一个就是关爱孩童,第二个是赡养老人,第三个是指那些鳏寡孤独者,第四个才是穷人,第五个是残疾人,第六个是有钱人。
  为什么有钱人也在救济的行列里?其实这不是救济,是指国家不能从富户手里劫掠钱财,要让他们得到安宁。
  两汉也倡导这种六养,故而,常常能看到两汉皇帝会主动下令,拿出布帛和粮食赠送给孩童,老人,穷人,残疾人等等,这种行为还是全国性的。
  而这种六养当然不是像后世那样的庞大,是一种不频繁的行为,是时不时进行救济和保障的,不是年年都有。
  而且会因为皇帝而各异。
  若是遇到文帝,能常常得到救济,若是遇到晚年武帝…。不让你捐钱都算是厚待了。
  从汉到魏,很多福利体系都没了,这种保障百姓的制度几乎全部消失不见,直到北魏时期,开始汉化,又重新设立福利体系,供养七十岁以上的老者,推行救济贫民消灭贫困。
  而北周继承了北魏的救济贫民,北齐则是继承了消灭贫困……它们真正做到了物理意义上的消
  众人谈妥了许多事,决策结束,群臣们相继离开。
  毌丘俭还是没能回过神来。
  直到曹髦主动开口,“大司马,这跟过去是不是不太一样?”
  看着面前笑呵呵的曹髦,毌丘俭却感慨道:“确实不同。”
  毌丘俭也不好形容,但是这种决策会议看久了,他竟然还觉得挺有意思的。曹髦抚摸着下巴,继续说道:“十一年,便已经有了这般改变,再过十年,大魏定然会是一个盛世”
  曹髦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毌丘公对此倒是很赞同。
  不说别的,以大一统的基础,只要能平稳统治个十余年,那定然就是个盛世。
  “朕并不打算再出兵讨伐了…接下来的时日里,便安心发展内政就是,不过,朕很想跟远方的诸国都建立联系……尤其是如日中天的波斯…。”
  “波斯?”
  毌丘俭有些茫然,他从未听过这个称呼。
  曹髦则轻轻皱起了眉头,“诸葛绪应当也差不多达到了月氏人的地盘吧?”
  “只是这一去一回,也不知要走多少年。…..”
  贵霜,蓝氏城。
  诸葛绪仰起头来,注视着远处的城池。
  此刻的诸葛绪,看起来格外的沧桑,他的脸几乎都被茂密的胡须所遮盖,加上他本身的消瘦,几乎都看不出原先的模样来。
  而随行的众人,也大多如此,减员很是严重。
  等这一行人到达此处,已经有百余人倒在了道路上。
  诸葛绪强忍着心里那深深的疲倦,注视着远处那高大的城池。
  此处的气候还算不错,不是很冷,也不是很热,道路修建的很是平坦,这条通往王城的道路,甚至还是专门用石头来铺设而成的,能看到上头的雕刻。
  看到这条道路,诸葛绪便暗自摇着头。
  听闻这些都是贵霜原先那个波调王的杰作。
  这位跟孙权极为相似的君王,在晚年开始发疯一样的大兴土木,他打造了一条很长的道路,用最精美的石头所铺设而成,两旁还用栅栏来进行装饰,他本来还想要在四个城门打造四条道路,从蓝氏城延展出去,到达各个领地。
  可他的这个想法还没能推行,人就已经病死了。
  说起来,他这么一病死倒是让很多人活了下来。
  而在这位功过都很大的君王逝世之后,贵霜的日子就一天不如一天,如今的他们,距离灭亡已经不久了,早已被敲响了倒计时,甚至一度成为了敌人的附庸。
  可这条精美的道路却还是在这里,远处的城墙也是那么的高大,只是两旁那些瘦弱,露出了森森肋骨的百姓们,却跟这精美的道路,高大的城池有些不符。
  这些本地人惊恐的看着忽然出现的骑兵,哪怕是有本地的官员们站在一旁,他们也很惧怕,甚至更惧怕他们本地的官员。
  早在离开沙州之后,贵霜的官员们就与诸葛绪相见,随后一路禀告,又亲自带着诸葛绪前来拜见他们的君王。这些官员们对诸葛绪非常的亲近,完全没有诸葛绪所想象的那种疏远或者警惕。
  甚至有官员主动向他行礼,激动的询问中原的情况。
  负责翻译的人说:这些月氏人一直都认为诸葛绪等人是来自他们的故乡。
  其实,月氏人过去就居住在张掖,敦煌等地。…说是老乡还真的没什么问题,后来他们被匈奴人。击败,跑到了沙州,也就是西域。
  再后来,他们又被乌孙人击败,一路又跑到了大夏,并且在这里进行扩张,对当地人进行了降维打击,最后其中一部建立了贵霜。…..
  而大魏的史学家们,一直都认为月氏人是羌所属,称他们为羌虏。
  被这些人当作是乡党,诸葛绪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但是考虑到这对目前的局势有利,他也就暂且认下了。
  甚至他还叫来了几个敦煌出身的随行者,告知那些官员们,这些人就来自你们的故地。
  这一路上,他们都受到了很大的礼遇。
  月氏人对中原王朝一直都挺尊崇的,像波调王甚至还要千里迢迢的派遣使者去朝贡要册封。
  在他们看来,来自自己故土的国家,是强大而又神秘的。
  而月氏人的模样跟当地人的模样却是不同,当地人肤色普遍黝黑,而这些从凉州一路跑过去的月氏人,模样跟中原人有些相似,反正不是黝黑皮肤的。
  而他们,如今终于是来到了月氏的王城。
  第154章四大帝国的末日
  当初的四大帝国,安息帝国已经是土归土,新生的帕提亚如日中天。
  东汉帝国已经被完全取代,只有那些竹简上和人们的攀谈之中还能看到他过去的模样。
  罗马帝国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庙堂行政痛痪,内部起义,外敌肆虐,正式进入三足鼎立。…咦?
  怎么有点熟悉?
  总之,当下还在苟延残喘的,就只剩下了贵霜帝国。
  但是如今的贵霜帝国,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称霸印度,独占阿富汗,占据商道,野心勃勃的帝国
  其军他现在都不配称为一个帝国……他们在南部的掌控力荡然无存,在北部,则是被安息帝国的继承者变相殴打,丢失了大量的领地,几次被打到王城,需要低头称臣。
  军中皆是无能的贵族,官员们失去了斗志,沉迷酒色,对内疯狂的压榨百姓,贵族的特权不断的提升。咦?怎么还是有点熟悉?
  当今贵霜王是通腻色伽三世。
  这位国王是个倒霉人。
  他的父亲婆湿色伽将一个内忧外患的国家交给了他,嘱咐他要完成先祖们的遗愿,恢复以往的霸
  可他父亲本身却是個有名的昏君…治政十年,非但没能解决过往的弊端,反而是加剧了国内的不
  新国王上位之后,便尝试着通过各种办法来修补好当今的贵籍,可事悄到了这种地。…。地方的贵族对这位国王只是在名义上归顺,并不完全服从。
  国库空虚见底,连维持军队的钱都需要贵族们相助。
  他越是急着做事,所带来的效益却越是负面的。
  他曾想要改革货币体系,收回贵族们的铸币权,结果就是导致国家货币失去了信用力,财政更加崩溃,最后还是赶忙做出了妥协,方才得以维持。
  这位国王到如今已经是治政十年。
  他比曹髦晚登基一年。
  而他的年纪却比曹髦要大了很多,整个人都被弄得奄奄二息,对未来几乎绝望。
  当他得知有来自东方的使者时,老国王当即起身,下令让身边的官员们准备迎接天使。
  他本人更是亲自在城门前立下了仪仗,超出了三百人的乐师,以及各类的大象等,这规格非常的
  诸葛绪在几个贵族的陪同下来到了蓝氏城,所看到的就是这超规格的欢迎仪式。
  此刻跟在诸葛绪身边的几个贵族,看着面前这架势,不由得对视了几眼。
  贵霜是推行中央集权制的。
  国王直接派遣官员对全国进行治理,贵霜内的地区行政划分为省和村。
  国王会向各省派遣一个总督,一个元帅,一人负责政务,一人负责军事。到了后来,为了方便战事的效率,推行大总督,或者大元帅,确定两者的上下级关系。
  可到了如今,庙堂的权力受到了冲击,地方的大总督和大元帅们逐步成为了庙堂的威胁,他们常常勾结起来,反对国王的命令,国王甚至无法罢免这些人,有些大总督和大元帅已经变成了世袭...
  诸葛绪也是在交谈之中察觉到了一些东西。
  他还是“天子”,他是国内政治和宗教的最高领袖,因此,贵霜王走出王官之后,是不能轻易下地
  城门内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木台,而这个高台则是被很多奴仆所扛着的,贵霜王不只是“人王”的,必须要有高台将他与地面隔离开,这更像是一种仪式,打仗时就另当别论了。
  诸葛绪领着众人上前,向国王行礼拜见。
  贵霜王看着面前的诸葛绪,眼里有些激动,可他看到那些跟随在不远处的大总督大元帅们,脸上的笑容又消失了些。
  大总督们虽然不听命令,但这并非是贵霜最大的威胁,贵霜最大的威胁是波斯人。
  在先王在位的时候,贵霜一度成为了波斯人的附庸,每年都要送去大量的奴隶。
  而到了如今这位君王上位,波斯因为幼年皇帝上位而出现了短暂的混乱,贵霜也就趁机摆脱了控制,可依旧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敌人来找自己的麻烦。
  “来自东方的客人。…。”
  贵霜王开了口,一旁还站着翻译,为他将话翻译成雅言。
  这个翻译是一位年迈的僧侣。
  说起来,这些僧侣们在推动各地文化交流上倒是立下了很多的功劳。
  大魏就有很多来自贵霜的僧侣,他们不只是熟悉言语那么简单,这些家伙都是能辩论经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