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院 > 都市言情 > 五代十国那些人 > 第42章 昭宗争夺战(下)
  在统一了全军的思想之后,朱温决定进攻凤翔,这一次他的目的不是地盘,而是皇帝,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抢夺皇帝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就一句话:“挟天子以令诸侯”。皇帝虽然没有什么势力,但是皇帝却算是封建王朝的精神象征。而皇帝名义上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强大藩镇的军事力量结合,这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组合。历史上的曹操就是这样做的。
  而现在李茂贞和朱温都想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势力,甚至把自己凌驾于现在的皇帝之上,或者自己成为新的皇帝。
  不过这些东西只能在心中想一下而已,在明面上那是绝对不能说的。
  李茂贞听说朱温来准备打他之后,立刻让他的大臣符道昭出城准备御敌于城门之外,在半路上拦截朱温的大军。
  虽然符道昭是个大将,个人能力也很强,但是最终还是被朱温手下的先锋康怀贞打败,随后狼狈退回了岐州。
  不久朱温带着大军主力,兵临岐州城下,正式开始围困岐州城。但是就这样打上门来肯定要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啊,不然的话平白无故的就进攻凤翔,没有理由,在道义上站不住脚,这不是朱温的性格。
  所以朱温刚刚到了城下就让人喊话问李茂贞:“我来这里主要就是为了迎接昭宗,你把昭宗送出来,我立刻就走了。”
  李茂贞一听说朱温来了,站在城楼上也往下喊:“皇帝到我这来是为了躲灾,朱大帅你是被人骗了啊,皇帝没让你来救他。”
  李茂贞还是不愿意承认昭宗是被韩全诲等人劫持来的,而此时在他的心里他觉得自己和朱温有资格一战。而且我认为这句话还有一个暗示。
  请注意上面,李茂贞说的那句话“皇帝是来这里躲灾的!”那么这里的灾是谁呢,当时在长安就是那些宦官还想着干掉昭宗,而藩镇都不屑于朝廷,没事也不会找找朝廷的麻烦。但是在昭宗到凤翔之前,就只有朱温带着大军准备到长安来。
  所以这里李茂贞所说的躲灾自然就是指朱温这个中原大诸侯了。
  而朱温不可能不明白李茂贞这句话的意思,所以他的回复也是比较有意思的:“韩全诲劫持了皇帝,来到了你这里,我是来营救皇帝的,要是你没有参与和韩全诲的阴谋,那么你就不用多说了,把昭宗送出来就行了。”
  朱温这句话可以说说的很不客气,他直接认定了韩全诲是劫持皇帝的元凶,质问。李茂贞是不是和韩全诲有勾结。
  李茂贞听了朱温的话,也不再搭理朱温,朱温在城外围着,李茂贞在城内积极想对策。
  不久从岐州城里传出来了昭宗的诏令:“朱全忠你是个忠臣,但是朕真是只是来玩几天,你不用担心了,早早的回汴州去吧!”
  一开始,朱温还是非常抵制的,毕竟这很明显就是韩全诲伪造的,绝对不是唐昭宗的真实意图,而就算是唐昭宗害怕出了李茂贞的狼窝又进了朱温的虎口。那也绝对不会直接让朱温回汴州。
  前面我们提到一点,那就是昭宗曾经准备让李茂贞和朱温两虎相争,所以如果真的能让唐昭宗拿主意,估计他还是走两虎相争这一条道路,绝对不会把自己就这么交给了韩全诲,交给了李茂贞。
  一次不奉召两次不奉诏,但是三次四次朱温觉得继续这样下去,倒是显得他在道义站不住脚了。
  而这一段时间虽然包围了岐州,但是李茂贞就是个缩头乌龟,根本不出来交战,所以朱温决定先拔出岐州周边的据点,然后把岐州变成一个孤城,这样一来将来围困岐州,就方便保险的多了。而为了迷惑李茂贞,朱温假意接受诏令,然后调兵奔袭转攻他处。
  而在这之前,李茂贞在朱温还没有到长安的时候,就开始找帮手了,只要是和他有交情的以及和朱温有仇的,都找了不少,准备好好的和朱温打一场。
  而他的这些帮手里面也不都是真心实意帮他的,举个例子。四川的王建,这个人后来割据四川,成了十国之一。李茂贞找他帮忙,朱温也和他拉关系。当然李茂贞找王建主要是为了借助王建的力量对抗朱温。
  朱温和王建拉关系主要是不想让昭宗进入川中,俗话说:“蜀道难”那可真是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一旦昭宗到了四川,那这一场所谓的昭宗争夺战估计这也和朱温没啥关系了。
  不过这个王建也是个滑头,一方面和朱温交好,语气和礼节很恭敬,然后老老实实的向朱温保证绝对不掺合到韩全诲劫持皇帝这件和谋反叛乱性质差不多的事件中。另一方面王建有和李茂贞说:“你好好守住凤翔,我这边带上五万大军前去迎接昭宗。”
  说白了,王建这家伙就是一个双面间谍。在朱温和李茂贞两边都买好,可是都不干实事,而且对于两边的承诺都完成了一半,他自己有他自己的小算盘,在这乱世里心跟明镜似的,然后把朱温和李茂贞都玩了一把。
  王建一方面的确是没有把昭宗带到四川,也没有和李茂贞勾结,但是他也没有和朱温站在一起。而对于李茂贞,王建的确是派出了大军,但是却不是帮他的,而是趁着朱温围攻岐州的时候,把凤翔西面和西南的地盘全部拿下了。
  到头来朱温和李茂贞两虎相争,让王建在中间得了一个便宜。
  除了王建,李茂贞还找了一个帮手叫李克用,当时李克用听说朱温在凤翔一带,而且同期还有好几个藩镇和朱温闹得不可开交。他觉得这是个机会,应该好好的让朱温来个大出血。
  所以他派了一支军队开始和汴州军接触,刚开始还是打了几个胜仗的,而朱温正忙着在关中抢夺胜利果实和扩大巩固地盘以及清除岐州周边的据点,也没有顾上李克用。
  等朱温腾出了手,他立刻就看上了李克用,立马让氏叔琮和他的侄子朱友宁带兵进入河中。这一点我们在上面已经说了,这就是朱温第二次围困太原战争的起点。
  不过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天复二年(公元90年),后来氏叔琮带着汴州军将入侵的河东军击败之后,朱温立刻把握住了机会,当机立断带着大军从凤翔一带返回河中,然后开始主持反攻河东的战略大局。
  到了当年的四月,河东的战局基本上已经结束了,而凤翔的那些宦官们又在搞小动作,。因为朱温撤兵了,凤翔面临的压力减轻,而他们认为崔胤是和朱温一伙的,居然已经得罪了朱温,那么崔胤这个宰相也没有必要再做下去了。所以干脆撤了崔胤的官职。
  这可是要了崔胤的老命了,急忙去找朱温,让朱温赶紧勤王,把皇帝救出来,而当时为了巴结朱温,在酒席上还为朱温唱歌祝酒。
  或许有人觉得不就是祝酒吗!这有什么稀奇的,好客的牧民都是这样!祝酒本身没有什么稀奇的,但是宰相祝酒,这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够享受的待遇吧,能让宰相祝酒除了皇帝,这天底下还有谁配!还有谁!但是朱温就坦然接受了!
  他看着崔胤那是越看越顺眼,当即决定大军稍作休息就直接进逼凤翔。
  五月份,朱温大军再次进入凤翔境内,李茂贞亲自带着大军前来迎击,不过李茂贞高估了他自己,一交战就被朱温杀得落花流水,留下了上万具尸体仓皇退回岐州。
  不久朱温正式围困岐州城,在四周联营五座,围困岐州。
  而刚刚到了岐州,朱温就穿上朝服,然后跑到岐州城下哭的稀里哗啦的,反反复复就说两句话:“我来凤翔不是想和李茂贞一争高下,只是想要接皇帝回去啊!”
  这也算是一种形象公关了,朱温这一个行为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道义上站住脚,而在当时貌似起的作用并不大。
  在朱温围困岐州的过程中,双方互有胜负,李茂贞也是没事出来偷袭一下,朱温逮住他就很揍一顿,就这样来来回回。但是总的来说朱温胜多败少占据优势,而李茂贞的局面越来越糟糕。
  比较有趣的是,每次朱温攻城的时候,城墙上岐州守军都会骂:“夺天子贼”,而下面的汴州军也不甘示弱会骂:“劫天子贼”反正两边都是贼,肚子里都没装好东西。
  到了九月份,因为阴雨连绵军中瘟疫爆发,朱温打算回汴州,等修整好了再来和李茂贞一较高下。
  但是这个决策刚刚提出来就被他手下的谋士拒绝了:“我们围困凤翔已经一年了,现在李茂贞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天下的诸侯都在看着我们,要是这时候放弃那就是功亏一篑啊!”
  朱温想了半天,点头同意,觉得还是要坚持下去,但是坚持围下去也不是办法啊,李茂贞根本不出来交战。
  后来有人给朱温出了个点子,先找一支小队假装因为军中瘟疫横行,士气不高,投降李茂贞,然后告诉李茂贞朱温撑不住了要跑。让李茂贞来劫营,朱温大军则埋伏在周边,包了凤翔军的粽子。
  事实证明这个计划完全正确,李茂贞屁颠屁颠的出城准备劫了朱温,然后痛打落水狗。不料却被朱温包了粽子。结果损失惨重,急忙逃回城内再也不敢出来了。
  这一战,基本上歼灭了岐州的主力,挫伤了凤翔军的士气。李茂贞也开始和朱温讨论议和的事情了。
  但是岐州城里不仅仅他李茂贞一股势力,在面对朱温尚有一战之力的时候,或许还能全力以赴一致对外,一旦不能守下去了,那就是大难临头各自飞了,谁也不顾不上谁,所以李茂贞和宦官的矛盾开始显露和激化。
  而且我们说一下当时凤翔的情况,在九月份以后,凤翔周边的据点基本上被朱温拔光了,而岐州西面和西南面的地方,基本上全被王建占据了,所以李茂贞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岐州了。
  而朱温为了让这个孤城更加形象,在四周挖深沟,把草都割了,严防死守绝对不让一个人出城。把岐州变成了孤城死城。
  后来李茂贞撑不下去了,刚刚过了天复三年(公元90年)的新年,就和朱温开始商量投降了。
  李茂贞杀了韩全诲等一大群宦官,毕恭毕敬的把那些脑袋送给朱温,让朱温一一过目。而他的大将符道昭更是早早的就投降了朱温。
  可以说到了后期,曾经不可一世的岐王李茂贞也学会了低声下气,对于朱温的一个小使者都笑脸相迎,这还真是为难了威风凛凛的岐王。
  说道李茂贞,我们也要提一句李茂贞的堂弟叫做李茂勋,当时是保大军的节度使,在朱温围困岐州的时候,。先后两次大举救援,第一次被朱温打跑了。第二次直接到了岐州城下准备和李茂贞例里应外合,但是却被朱温偷袭了老巢。
  老巢都没了,军队没有什么战斗力,李茂勋也没什么斗志了,只好投降了朱温,就这样朱温收服了保大军。他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
  按理说现在李茂贞也投降了,向朱温服软了,那朱温应该撤兵了吧,但是朱温还是包围着岐州城,没有一点解围的意思。
  李茂贞很着急,这里我们再说一下当时岐州城里的情况。当时的岐州城说是半个炼狱也差不多,没粮食没吃的,只能吃人肉,把能吃的都吃了,比如人肉一斤一百文,狗肉一斤五百文。
  唐昭宗每天吃的好点就是一点狗肉和猪肉,这还是三天两头改善一下伙食,平时都是喝白粥的,见点荤腥很不容易。
  甚至就在跟着昭宗的行宫里,每天都有人饿死,窥一斑而知全豹,当时岐州城内的情况已经糟糕到了什么地步,大家可以自己想想一下。
  所以李茂贞很着急,又是求人说好话,又是巴结朱温的使者,甚至可以说是低声下气,而且昭宗也下诏让朱温赶紧带着他回长安。
  最后朱温看时机差不多了,接受了诏令,拉着昭宗回长安去了,这一次的昭宗争夺战最终以朱温的胜利而告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