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改朝换代的预兆
九锡ci,通“赐”是中国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 . 这九种特赐物品分别是:车马,指金车大辂,和兵车戎辂;玄牡二驷,即黑马八匹。其德可行者赐以车马;衣服,指衮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一双,能安民者赐之;乐县,指定音、校音器具,使民和乐者赐之,亦作“乐悬”;朱户,指红漆大门,民众多者赐之,纳陛,有两种说法,一是登殿时特凿的陛级,使登升者不露身,犹贵宾专用通道,二是阶高较矮的木阶梯,使登阶别太陡,能进善者赐以纳陛;虎贲,守门之军虎贲卫士若干人,或谓三百人,也指虎贲卫士所执武器,戟、铩之类,能退恶者赐虎贲;弓矢,彤弓矢百,玄弓矢千,指特制的红、黑色的专用弓箭,能征不义者赐之;斧钺,能诛有罪者赐之;秬鬯,指供祭礼用的香酒,以稀见的黑黍和郁金草酿成,孝道备者赐之。
这是皇帝对功臣在礼仪等级上给予的最大等级,行同册封了异姓王,这绝非是一般人能得到的,在历史上曾经得到过这种赏赐的名人有王莽、曹操、司马昭、杨坚、李渊等,这些人要么挟天子以令诸侯,要么自立为帝,在这个世界此前的历史中,九锡的获得者也大多数做了同样的选择,所以李悠欣然接受这一赏赐落到其他人眼中别有意味。
要知道李悠现在才二十出头,如此年纪就获得了这个升无可升的赏赐,以后他该怎么办?恐怕就只有那一条路可走了吧?
如果那些儒生还在朝中必然会有人拼死反对,但现在朝堂上这些都是李悠一手提拔的现实派,他们的富贵都因为李悠而来,也相信李悠将来纵然有什么决定,也比福王坐在这个宝座上要好得多,嘉州治下这些年的变化他们都是一一亲历过的,亲身感受到了百姓日益安康的生活,在对比下其他势力的情况,可谓民心尽归其有;要不是现在世纪还不合适,而且李悠也没有透露风声,他们恐怕就会争先恐后的上劝进表了。
黄钺,以黄金为饰,古代帝王所用,后世用为仪仗,以黄钺借给大臣,即代表皇帝行使征伐之权之意;手中握有黄钺就可以不经过圣旨处斩朝廷大臣,即使是江随云、钱骅这样拥有极大权力的大臣也不例外,是比尚方宝剑更为强大的存在。
曾经有不少人获得过假黄钺的权力,也有一些获赐九锡却拒绝了的,但是同时接受这两样荣誉的,几乎都篡位当了皇帝,在收复了江南东道之后,李悠算是借着这样的方式向天下人表明态度,这也是李令月和姚广孝等人早就准备好的,不知道他们给福王说了些什么,看他在宝座上还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丝毫不感到担心。
抬眼望去殿中群臣大多面露喜色,有人不断交换着眼神似有跃跃而出的意思,不过看到钱飒、姚广孝等重臣并无动作,这才遗憾的收回了劝进的想法;也有少数人面露愤慨,可是看到其他人欣喜地样子,以及宝座上的毫不在意的福王,再想想自从李悠执掌朝政大权以来的所作所为,他们唯有暗叹一声,默默地低下头去,或许如今的龙气已经不再护佑大魏的宗室们了吧?也该到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汪五峰嫉妒的看着郑飞黄,他早就想过李悠会有这么一天,要不然也不会向他投降,可是没想到预兆来的这么快,郑飞黄这下子可就要成皇亲国戚了,郑家的女儿将来起码也是一个贵妃啊!可恨自己没有年龄合适的嫡亲女儿,不然早就和郑妍儿一起送到李悠那里了。
郑飞黄张大嘴巴轻抚胡须,乐得差点笑出声来,自己这次的决定实在是太英明了,自此以后我看谁敢轻视我们郑家?他已经打定主意,将来到淮南道上任之后把政事全部丢给副手,自己只需要每日游山玩水即可,免得惹出外戚专权的名声,好让妍儿还有她的孩子将来在宫中能过的好一些。
李悠受封加九锡和假黄钺的掩盖了今日朝堂上的所有议题,那怕是之后对越王、郑飞黄、汪五峰等人的封赏也根本没人关注,消息很快从宫中传到外面,瞬间就传遍了整个嘉州城,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天下其他各道传去。
“太尉大人立下如此大功,接受这样的赏赐也是该有的,依我看就算是太尉大人......那也是理所当然!”到处有人发出这样的评论。
“叫什么太尉大人,爵爷如今是太师了!”相较于前者,这个太师的名号倒是没多少人关注,但这同样也是一个及其尊贵的荣誉。
从皇宫到各个大臣的府邸里,从品茶闲聊的茶楼到纵情声色的秦楼楚馆,从嘉州大学堂到武学,从街上叫卖的商贩到田间耕地的百姓,无不传颂着这样的消息,除了大学堂之中有些儒门子弟对此事大加批驳之外,其他几乎所有人都将这砍成了一件好事,并且隐隐的生出某种大逆不道的期待来,这些事情也从各个渠道反馈到李悠这里。
“主公,如今看来民心可用啊。”姚广孝的三角眼闪过一丝精芒,其余范蠡、司马错、许光等人点头赞同,就连李令月也没有因为她的家族将失去对宝座的掌控而不满。
“诸位辛苦了。”李悠知道为了筹划这件事他们最近花费了不少力气,这绝对不是毫无意义的工作,这是对天下百姓的一次试探,试探他们能否接受即将改朝换代这一事实。
如今的结果表明在经历了之前的天下大乱之后,大魏皇室已经彻底失去了民心,数个皇帝的接连登场也让他们有些习惯了这种改变,现在的时机已经接近成熟,只要等到李悠攻入京城,就可以考虑让福王禅位让贤了!相信这一天绝不会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