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院 > 其他类型 > 家中有喜 > 家中有喜 第155节
  二郎:“喜儿为了我舒服点,请赵掌柜做的。”
  虞世南叫二郎再说一遍。
  二郎:“喜儿还想在椅子上加俩轮子,推着我出来透透气。村里路不平,家里也是石子路,我没叫她做。”
  高明也怀疑他出现幻觉:“婶婶?”指着东边那片果园,是我那个天天想着美食瓜果的婶婶吗。
  二郎笑着点头:“是她。”问杜如晦,“改日我画出来让赵掌柜帮你做一把,你带回京师用?”
  杜如晦早两年躺够了坐够了,急得高声拒绝:“不需要!”
  虞世南叫二郎画出来,他年迈他需要。
  “下午画。过几日赵掌柜来送床再给他。”椅子沉重,二郎见青雀出来,上前接过去,二郎坐下,稚奴扑到他腿上,小金毛见状爬到二郎肩上。
  青雀戳一下弟弟的后脑勺,点点小金毛的脑门:“你俩才是亲兄弟吧。”
  小金毛像是知道青雀同它玩闹,也伸手想指青雀脑门,青雀下意识躲开。他想起小金毛的指甲被剪了,又朝小金毛脑门上戳一下。小金毛叽叽喳喳找二郎告状。
  青雀担心把猴惹急了,不敢再逗他,跟他二哥去棚下搬几个板凳。李恪看到棚下的烤炉对青雀说:“回到长安我们也买一个。”
  青雀:“过了酉时天不热了,问问婶婶除了猪油饼,还可以做什么。”
  喜儿还吃过半寸长,两个拇指宽,一指厚的小烧饼。那种烧饼也是用猪油和芝麻做的,又酥又香,却不油腻。可惜那种饼需要熟能生巧,不是糟蹋半盆面就能学会的。
  吃午饭时喜儿听到青雀还想吃烤饼,就答应她明天进城买猪肉,给他做带肉馅的饼。
  翌日上午,喜儿买肉回来,沈伊人开始和发面。喜儿把烤炉、鏊子以及案板都移到院门斜对面古树下。韩得明母亲逗喜儿:“故意馋我们啊?”
  喜儿:“教你们做烤饼和煎包子,学不学?不收束脩。”
  有村民问学这个有什么用,他们又没钱买肉。
  五年前喜儿相信多数村民都没钱买肉,甚至一个月也不敢吃一顿饱饭。如今,喜儿送他们一记白眼。
  二郎解释,可以推车去城里卖,不算商户,安阳小城也没人收税。
  这话令不少村民心动。他们不是为赚钱,是担心再遇到战乱村里活不下去,有个手艺也好去大户人家干活。
  “喜儿,需要我们做什么?”
  喜儿又白他们一眼:“需要你们睁大眼睛。不懂的问,”沈伊人和好面出来,“问我大姑姐。”
  围着喜儿的人改找沈伊人。沈伊人本想出来透透气,见状无奈地说:“去我家吧。我得帮她洗芝麻,还得洗葱叶。”
  喜儿把肉切开,坐下准备剁肉馅。
  几个少年一看有肉馅四溅,选择去屋后乘凉,还顺手抱走小金毛。小金毛不想去,二郎轻轻推它一下,稚奴冲它伸手,小金毛跟稚奴手拉手一起走。
  女人跟沈伊人进院了,男人还在树下,韩得明远房堂兄见状不禁说:“这样看小金毛就像小孩穿一身毛衣。”
  村正异想天开:“二郎,过个三五年小金毛能学会说人话吗?”
  二郎:“你试试?”
  村正点头:“改天我试试。”
  喜儿差点跺到手,他中暑了吗。
  二郎叫喜儿到一旁歇着,他剁肉。
  刚把肉馅剁好,二郎起来活动活动,看到打南边来几辆车,到村口就往东拐。马蹄声传过来,村正也看到了:“克明,找你的?”
  杜如晦微微摇头:“找二郎的。”
  马车到众人跟前停下,车夫问钟子孟家是不是在这里。二郎过去:“找我姐夫?”
  车帘挑开,从里面出一人,身着蓝衣白纱,同二郎年龄相仿:“你是沈公子?”没等车夫放马凳,他跳下来拱手见礼,接着自报家门,他乃蜀郡人氏,家父找安阳城中木材赵买过变蛋。木材赵写信告诉他父亲此地有西瓜。
  二郎:“买西瓜?今天可以把熟的都拉走,过几天只能匀给你们一半。另一半得给城里人留着。都卖给你们,他们一气之下就不找我们买别的了。”朝东睨了一眼,“我家果园。进去看看?有一斤左右的桃子,还有晶莹剔透的葡萄。”
  后面三两马车里也有人,确定找到钟家人,车里的人也下来了,都跟蓝衣男子年龄相仿。
  蓝衣白纱男子回头看一下,三人微微点头,蓝衣男子请二郎前面带路。
  村正:“明年我也给荒地施肥。”
  喜儿边切葱花边悠悠道:“明年西瓜跟鱼一样便宜。”
  村正本想反驳,一时竟不知说什么。
  虞世南安慰他:“往好的方面想,有了西瓜可以少吃几斤粮食。节省的粮食也能卖钱。以前天下大乱,各地粮仓都空了,你的粮食亩产十石,也不会比稻田鱼便宜。”
  村正心里舒服多了。树下乘凉的村民羡慕喜儿,但不嫉妒。若非喜儿种西瓜,他们恐怕只能从话本里听说世上有红瓤瓜。
  二郎先带四人去西瓜地,四人看到大西瓜惊呼一声就问:“多少斤?”二郎敲敲拍拍,摘一个瓜递给白纱男子。男子差点没抱住:“实心的?”
  二郎点头:“地里太热,看看葡萄吧。”
  先从这两年种下的葡萄树开始看,看到零星几个葡萄,二郎摘下来叫他们尝尝:“这里没有车马尘土,园子里也没人来,不用洗。”
  几位公子这才敢放入口中。二郎陪他们到葡萄架下看几眼,就带他们看桃子,先看小桃子,其实跟几位公子平日里吃的桃子一样大。
  最后,二郎带他们到大桃子树下。几人差点被口中的葡萄呛着,惊呼“寿桃”。
  二郎:“可以卖给你们几个,留你们自家吃或送礼。这些桃被长安贵人包了。过几日长安福满楼管事会来拉走。”
  四人去过长安,知道那是勋贵子弟常去的地方。常言道:民不与官争。四人不敢同福满楼的客人抢。
  坐在最后面那辆马车里的公子问:“很贵吧?”
  二郎:“去福满楼买贵,在这里便宜。五文钱一个,最小的也有八两。”
  蓝衣男子心动,面上不显:“也得看看味道如何。”
  二郎挑两个白里透红的大桃子,又摘四个小的:“尝尝就知道了。”
  四人很是意外,这位沈公子好直爽。
  第121章 水煎包
  直爽的沈公子出了果园就回家洗桃, 随后用竹筐端出来,当着四位公子的面把桃子掰开。
  村正诧异:“二郎手劲这么大?”
  二郎一边说“前几年不如喜儿力气大。”一边把桃子分给远道而来的客商。
  喜儿已经切好葱花,她把大刀给陈冬日, 陈冬日去厨房用热水洗干净刀上的油,拿着两个盘子,到案板上切开西瓜放入盘中。
  四位公子热得口干舌燥, 哪怕西瓜没用井水冰过,他们也觉着清甜解渴。
  吃几块西瓜, 四人一致认为这个时节适合吃瓜不适合吃桃。二郎微微摇头:“西瓜冰凉寒凉。桃养人。”停顿一下,“府上不会只有你们几位吧?”
  四人相当惭愧,把长辈妻小忘了。
  喜儿有一事想问:“你们买了自己吃, 还是卖啊?”
  这几位公子父辈一直都看不上变蛋这种小生意。若不是钟玲珑贪心不足恨不得一个变蛋赚一贯钱, 那几位不想当人傻钱多冤大头,也不会亲自找赵掌柜买变蛋。
  那几位买的变蛋都是放自家铺子里,卖得掉就卖, 没人买就送给亲戚友人。这次来买瓜果也是这样打算,自家吃得完留自家吃, 吃不完就送给亲戚友人或生意伙伴。
  蓝衣公子斟酌片刻:“自己吃吧。”
  喜儿:“那就不用考虑拉回去是亏是赚。”
  蓝衣公子听懂了,应该考虑多少人可以吃瓜,多少人可以多吃桃。
  这几位公子不是跟再父兄长辈身后谈生意, 就是跟胡姬喝酒,同好友打马球, 何曾留意过家人喜欢吃什么。
  四人互相看看,要两筐大西瓜和一筐桃,倘若家人嫌少, 就说马车只能载这么多。
  喜儿这几年种的大桃树浇的是稀释后的玉佛空间水,不如最初两年种的大桃树结的果子大。喜儿和二郎先挑半框小桃, 接着紧着近几年种的桃子摘,四竹筐快满了,从老桃树上摘几个大果子放上去。
  几位公子看着一个至少有一斤的大桃子,再次感觉可以当寿桃,看着就喜庆,请喜儿再摘几个。喜儿示意他们往上看:“不是不摘,还没熟。”
  有位公子爬上梯子,看到桃子向阳面红了,另一边是青色的。这么好的桃子现在摘下来太糟蹋了。那位公子下来就冲友人摇头:“明年三伏天过来。”
  喜儿:“那时候这些桃子没了,晚桃还没熟。”
  蓝衣公子问:“还有晚桃?”
  二郎朝东看去:“在最东边。七月底或八月初,具体时间看当年气温雨水。”
  几人知道明年该何时过来。
  二郎:“你们俩人抬一筐?”
  几人下意识看喜儿,喜儿轻轻松松拎起一筐,几位公子震惊,乡野村落竟然藏龙卧虎。
  二郎拎起一筐跟上喜儿。蓝衣公子不禁问友人:“我越看越觉着这夫妻俩非寻常人。”
  先前爬梯子的公子:“寻常人也种不出这么大的桃子。走吧。”
  几人想赶在天黑前到家。他们到钟家给了钱,确定车夫喝了水,马也喂了就打道回府。
  天热面发得快,喜儿送走四人就端着面盆去门外。沈伊人洗洗手帮喜儿揉面揪剂子,喜儿做油酥。随后沈伊人擀皮子,喜儿包包子。
  二郎:“不做烧饼?”
  沈伊人没用鏊子做过煎包,但喜儿可以教她,喜儿觉着自己忙得过来,叫二郎把烤炉点着,叫陈冬日烧鏊子。
  鏊子刷一层猪油,喜儿把先包好的包子放鏊子上,煎出淡淡的香味喜儿就加面水,盖盖。喜儿庆幸自家鏊子跟前世用的不一样,前世是中间凸周边凹,如今的正好相反,周围还有一圈边缘,可以挡住水不往外流。
  喜儿叫大姑姐盯着,她开始做肉馅和梅干菜馅烧饼。
  韩得明母亲看着油酥不禁说:“我以为抹点猪油就行了。”
  “抹一层猪油是油饼啊。”喜儿忽然想到她没做过油饼,就是一张圆圆的面皮刷一层猪油,猪油上铺上调好的素馅或肉馅,像叠衣服似的叠成长条放锅里蒸,“二郎,明天吃油饼?”
  二郎只是点炉子就觉着烦:“不累吗?”
  “闲着也是闲着。又不能打小金毛。”
  二郎:“打它干嘛?”
  “都不能打小金毛,还能干嘛?跟你大眼瞪小眼?”喜儿问。
  二郎明白了:“打小金毛玩?”好气又好笑:“你不能歇着?”
  “一天睡到晚,人要废了。”
  虞世南听到这话表示可以跟她学书法。喜儿摇头:“我又不需要给人代写书信,也不想当书法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