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院 > 都市言情 > 驭君 > 第284章
  朔州虽有雪,雪却不大,赏玩足以,只是州内已经连着三年遭受蝗灾,六料未收,乡村之中,十室九空,城中亦是一片萧瑟景象。
  朝廷连年赈灾治蝗,依旧没有起色。
  亥时,街道上几乎没有灯火,只有几处大宅中尚有灯火和欢笑之声。
  朔州知州府衙二堂内,燃着炭盆,点着烛火,照亮正襟危坐的通判邬瑾、知州陶平、知府娄江,以及一位县官高义。
  陶知州坐在首位,娄知府与邬瑾对坐于下首,高县丞坐了末座。
  四人皆穿常服,邬瑾穿一领白色斓衫,头戴唐巾,目光濯濯,陶知州端起茶盏,饮一口热茶,笑道:“古有会稽王耀如朝霞,照亮朝堂,今日有幸,得邬通判照亮陋室,才知古人所说不假。”
  对此恭维,邬瑾一笑了之:“敢问知州,何事星夜将我召来?”
  陶知州又啜了口茶,叹道:“高县丞,还是你来说吧。”
  “是。”高县丞连忙起身,冲着上首三位上峰一揖。
  他神色恭谨,姿态谦卑,说出来的话却硬的邦邦响:“县里没银子、没粮,不知是否移民就食?”
  “不妥,边关战事连连,国库吃紧,移民就食,是给陛下出难题,百姓也当体谅体谅上头的难处,”陶知州看邬瑾稳如泰山,连眉头都没皱一皱,只得自己皱起两条眉毛,“邬通判,你看呢?”
  邬瑾道:“自朔州蝗灾以来,朝廷共拨付赈灾银三百万两,又以常平仓赈济,蠲免一年赋税,一石米六百文,如今涨到一千文,能买的米粮有多少,我算的清,你们也应该算的清,如此赈济,堪比军饷,为何就到了移民就食的地步?”
  他看向娄知府:“我方才进来时,看娄知府在看小报,一定也看到了宁州市舶司上下六人被查抄一事,共计抄出白银两千六百万两。”
  陶知州、娄知府本是想将高知县的难题抛给邬瑾,此刻听了邬瑾以宁州喻朔州,心头都是一凛,后背浮出一层牛毛汗。
  邬瑾冷笑道:“二位,为何没粮、没钱,心中还没有数吗?”
  高知县今日是拼着得罪上峰,也要来求一个对策,听到邬瑾这般直白讽刺两位州官,瞪大双眼,咽下一口唾沫,冰冷的手在一瞬间变得滚热。
  陶知州脸色难看至极,心惊之余,一时竟然语塞,等他刚要叱骂邬瑾时,邬瑾却已经起身,步入堂中,拱手一揖:“请陶知州建社仓,由诸位州官先行发动家中存栗,赈入仓内,再请富人捐粮,以此赈济灾民,度过难关。”
  说罢,他抬头看向陶知州:“虫卵已掘,明年必定有料可收,一俊遮百丑,您说呢?”
  第241章 真心
  屋中一片沉寂。
  烛火摇动,似是佐证邬瑾所言,又似是一种无言嘲讽——知州府上还能以蜡烛照明,州府百姓却已是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屋外下起蒙蒙细雪,寒风掀动六出飞花,分不清雪是往上飞,还是往下落。
  在陶知州答应建社仓后,邬瑾、娄知府、高县丞便已经告辞,只余下陶知府与心腹幕僚坐在屋中,商议如何建设仓一事。
  陶知州满腔怒火,分毫未曾散去。
  吃进去再吐出来,比不吃还难受。
  却又不得不吐。
  他冷笑道:“不知天高地厚,以为自己当了陛下的忠臣,替陛下割去朝廷上的腐肉,就可以平步青云?果然是个卖饼的破落户出身,殊不知这官场上的贪腐之风,从来都是上行下效,若是朝中无人,谁敢动用国库里一两银子。”
  他端起茶盏,又喝不下去,“砰”的将茶盏放回桌上:“这回真是阴沟里翻了船。”
  幕僚也道:“邬通判还是年轻,不知朝堂之上,容不下过清正、刚直之人。”
  陶知州走到窗边,推开菱花格子窗,往外看雪夜。
  雪夜不明,便如同波涛暗涌的朝堂,一盏灯立于风雪中,不仅看不清纷争的局势,还有熄灭之险。
  一个人,想扛起一个清朗公正的世道,简直是痴人说梦。
  “卖饼的目光,只能短浅地看到眼前,长远不起来啊。”
  卖饼的邬瑾,此时撑着把油纸伞,正在风雪中疾行——他没带仆役,没有轿子,全凭两条腿,在这官场上走来走去。
  亥时已过半,夜阑人静,邬瑾走向通判府内衙后门,还未曾收伞,就见门前站着两个人。
  后门廊下挂着灯笼,里面却没有点蜡烛,凭借着暗沉的天光,他先看到殷南,殷南站在马前,裹成了个粽子,两只眼睛空洞洞的,没有内容,看人的时候,像在看一段木头。
  紧接着,他看向了站在石阶上的莫聆风。
  莫聆风正在看门上贴着的对联,也穿着狐裘,头上戴一顶毛茸茸的皮毛帽子,听到脚步声,立刻望向了邬瑾。
  邬瑾的眼睛逐渐瞪大,不敢置信地站在原地,随后一点惊喜从心底破壳而出,沉甸甸、暖烘烘的扑向四肢百骸。
  一点惊讶过后,便是铺天盖地的欢喜。
  聆风!
  他收起油纸伞,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将油纸伞随手倚在墙边,脱掉身上鹤氅,抖开搭在莫聆风身上。
  他两只手不受控制的哆嗦,手指划过莫聆风的狐裘时,感觉到了狐裘上的冰冷和潮湿,他的眼睛也随之潮湿,睫毛瞬间簇拥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