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院 > 历史军事 > 汉道天下 > 第83章
  丁冲低着头,看不到他的表情,却也没有反对的意思。
  刘协忽然有点明白了。
  丁冲这是故意的,他就是要抢这个机会。
  此战虽小,但军心士气的转变却有目共睹,不出意外的话,守住大营应该不难。
  这可能是有史以来,面对以虎狼为名的西凉军,朝廷第一次有反抗的底气和实力。
  如果大汉中兴,这一战必然会载入史册。
  到时候,未必有人能记住参战的普通将士,他们也未必有机会活到天下太平,但纪功的歌谣却可以传下去,作者也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对一个读书人来说,这未必不是一个青史留名的好机会。
  赵温未必不想要这个机会,但他身为司徒,不好意思明争,却不妨碍推荐几个自己人。
  丁冲直接将矛头对准他,将他气走,根本不给他开口的机会。
  至于张喜等人,自然明白丁冲的意思,顺水推舟,这个任务就成了丁冲的。
  想通了这其中的可能,刘协又好气又好笑。
  你妈的,干正事的本事没有,玩这些小心思却来劲得很。
  不过,他没有说破丁冲的小心思。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圣则无徒。
  什么都管,自己就什么都管不了。
  刘协将任务交给了丁冲,却派人去请赵温返回,并要求丁冲待会儿当面向赵温道歉。
  丁冲如愿得到了任务,自然不在乎让一步,一口答应。
  借着这个机会,丁冲进言,可以让赵温作书,劝李傕从弟李应反正。
  李应是赵温故吏,之前曾经救过赵温,如果能劝李应反正,离间李傕与诸从弟、从子的关系,或许能起到一定作用。
  刘协多少有些意外。
  李应是赵温故吏,救过赵温的事,他也曾听闻,这个办法本身没什么问题,有一定的可行性。就算失败了,也没什么损失。
  但丁冲如此主动的献计献策,却是意外。
  “此计甚好。”刘协表示同意,深深地看了丁冲一眼。
  丁冲闻声再拜。“陛下谬赞,臣不敢当。能有微末之用,臣便心满意足。”
  刘协轻轻地点了点头。
  他看出来了,丁冲有投效的意思,至少态度比之前积极了。
  丁冲主动示好,他没有理由拒绝。
  至于是钟繇的榜样作用,还是为丁仪治眼疾的原因,他不清楚,也不在乎。
  他只在乎这个结果。
  “陛下,臣虽不善言,却相信司徒的能力。陛下欲定凉州,解百年之忧,司徒对羌人习俗的了解一定会有帮助。且司徒虽年高,雄飞之壮心不已。陛下若能用之,必有裨益。”
  刘协再次打量了丁冲一眼,更加惊奇。
  他居然看出自己有意平定凉州?
  到目前为止,听他说过这件事的人一只手数得过来,而且肯定不包括丁冲,包括丁冲亲近的钟繇。
  有意思。
  难道他真是被儿子丁仪、丁廙所累,才没能在历史上留下传记,功绩不显?
  第六十七章 团结就是力量
  感觉到了刘协眼中的疑惑,丁冲得意地一笑。
  “圣人有所举动,必上应于天,垂象于地。赤气起于东南,尽于西北,贯紫宫,正应陛下西狩之象。是以臣大胆臆测,此乃陛下有志于西北,除百年之患也。”
  刘协还没说话,司空张喜忍不住了。
  “丁侍郎,你什么时候也通内学了?这天象也是你能解的?”
  丁冲反问道:“以司空之见,又当作何解?”没等张喜说话,他又说道:“总不会是汉之赤火,尽于西北之意吧?”
  “我……”张喜哑口无言,心虚地看了刘协一眼,讪讪地退了回去。
  刘协心中明镜一般。
  十几天前的天象引起了不少恐惧,各种解释都有,悲观的占大多数,乐观的少之又少,只是没人敢当众说,更没人敢当着他的面说。
  张喜应该是悲观论的一员,言论很可能和丁冲说的差不多。
  这丁冲是个吵架高手,出手又狠又准。
  “天意难明,我君臣还是先尽人事吧。”刘协打断了他们的辩论,将话题拉回到目前的事务上。“初战小胜,斩获虽不多,却也是将士们的浴血奋战所得。兴奋之余,难免口不择言,诸君就不必太计较了。丁冲,作新辞的事就交给你,用些心,既要典雅,又要朗朗上口,便于将士们传诵。”
  “唯。”丁冲大声应喏。
  这时,赵温被请了回来,正好看到这一幕,不由得瞪了丁冲一眼,却没多说什么。
  以他的身份,当然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和丁冲在君前争吵。
  “陛下,赏罚当明,功虽小,赏必至。立功将士还等着向家人报喜呢,不如先颁布名单?”
  刘协深以为然,立刻让董承去安排。
  立功的将士们更心急,已经将名单准备妥当,很快就送到刘协的面前。
  按照之前的约定,刘协看了一遍名单,接见了几个代表,询问了一些交战的经过,然后颁布赏赐,让他们带着食物,与家人团聚。
  消息传出,营中一片欢腾,山呼万岁。
  立功的将士带着食物,雄赳赳,气昂昂的赶去与家人团聚。
  没立功的将士眼馋地看着他们,暗自发誓,明天再战,一定不能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