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院 > 历史军事 > 抚宋 > 第1361章
  自己要是举起了刀子,那下一次自己人败了呢?
  这条规矩是在崔昂当政的时候被坏了的。
  但在江南,司军超他们觉得还是可以与萧诚达成这种默契的。
  萧诚胜利了,但并没有远窜他们,原本司军超已经做好了去岭南钓鱼的准备了,但如今在江宁,仍然还有司军超的一席之地,虽然不再是次辅了,但宫中但凡举行一个什么宴会,他还是坐上宾,首辅萧诚还时不时地派人来与他商量一下某些政策。
  开拓团便是萧诚给司军超出的主意,然后由司军超组织实施的。
  像这样的开拓团,西南一系早就干了两年了。
  在萧诚率部北上的时候,这项开拓行动便开始实施。
  萧诚很清楚,当他们全部离开之后,安南之局必然会有反复。
  所以,他让西南那些豪绅们,组织了这样的开拓团进入安南,不求他们能维持局面,只想让他们把安南继续搅乱,绝不能让这个地方缓过气来。当年黔州下的那些羁縻州土司酋长们,被萧诚压制了多年,现在萧诚不但放开了他们,还授给了他们利剑,他们自然是兴冲冲的带着人便出发了。
  对于萧诚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举两得呢!
  这些开拓团,有的发了大财,有的却运气不好,在与当地的斗争之中失败了,尸骨无存。
  不过对于朝廷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相反对于云贵两广这边的地方治安,还更有好处。
  今年,江南派系的人加入了。
  与西南那些开拓团因为被萧诚压制多年而实力有限不同,江南这些开拓团可就财大气粗了。
  不过一年时间,这些开拓团便在外头抢掠得了大量的财富。
  这也是萧诚说他们乐不思蜀的原因所在。
  在江南,的确很赚钱,但不管他们势力如何大,总也不宁遵守一定的规矩,因为彼此之间还有牵制。
  现在他们踏出了国门,却猝然发现,只要手里的刀子够锋利,那么规矩便不复存在。
  江南派系的领头者们,也觉得现在既然丢了权,但在另一个地方捡起钱来,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补偿。
  而往南的开拓团在赚到了大量的利益之后,原本做海上生意的那些人,便也意动了,于是一支支海上开拓团便也成立了起来。
  只不过想走海路,所要付出的成本就大上很多了。
  一般的家族还承担不了。
  而郑家,作为这条道路之上的领头者,也给了某些家族很多切实的真诚的帮助,使得这些家族顺风顺水地踏上了这条血雨腥风之路。
  郑家的开拓团利益根本点在倭国,而司家与徐家的联合开拓团,如今正在爪哇肆虐呢!
  萧诚现在最需要的,便是稳定。
  只消稳定了,朝廷制定的政策才能落到实处。
  政策落到实处,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才能让国家一点一点的真正的富起来,才能让兵马一天比一天的强大起来。
  大宋与现在的辽国相比,无疑只能算是一个小弟弟。
  但只要小弟弟足够坚挺,就像是一枚倒立在地上的锋利的铁钉,辽国这只庞大的天残脚在踩下来的时候,就要认真地考虑会不会被铁钉子将脚扎一个对穿。
  萧诚现要要做到的,便是这一点。
  然后,才能谈到北伐。
  中国历史之上有很多被吹嘘的盛世,可即便是这些盛世,也是有着大批的人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
  粮食,永远都是不够的。
  有时候所谓的丰收,也不过是一隅之地而已。
  放眼全境,眼下出产的粮食,还远远不足。
  别看眼下江宁附近的数十个大仓里都装得满满的,粮价也被压回到了不到十文钱一斗,但在很多较远的地方,照样有人吃不起。
  因为道路交通的原因,即便有粮,也运不过去,运过去了,价格也上涨到穷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程度。
  穷山恶水出刁民。
  吃都吃不饱了,要饿死了,不造反还能干什么呢?
  所以粮食,一直便是萧诚最为关注的点。
  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改良更多的农作物,是朝廷的重中之重。
  农为根本,无农不稳这些经验,是历朝历代用鲜血和生命总结出来的经验。
  可是江南之地,因为丝纺织业的利润太大,大量的农田被改成了桑田用来种植桑叶,养蚕纺丝织绸,这已经是不可更改的事实了。而江南缺粮又会推高整个大宋的粮价,所以萧诚只能将把目光盯上两湖,两广。
  湖广熟,天下足,萧诚可是牢牢记着这几句话呢!
  只是眼下湖广虽然已经在被大力开发了,但是距离他想要达到的湖广熟,天下足这个目标,可还是天差地远呢!
  比起北方那些豪绅权贵们拼命地兼并土地导致大量农民失地不同,在这些地方,其实还有大量的土地没有被开垦出来。
  这些地方现在最缺的不是土地,而是人丁。
  所以现在萧诚在这些地方的土地政策就是,鼓励大家开荒。
  鼓励有钱人家以大农庄的形式来占有这些土地。
  大宋的农业税,一直都很低。
  十抽一而已。
  到了萧诚掌权时代,农业税便以亩为单位给固定了下来。
  一亩二十文的农业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