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晋女匠师 > 第172节
  好吧,为了这句话,王葛原谅二人。
  “谢王匠师!”他们背着荆棘轻松上马,可见背部早有防备,根本不疼。
  王葛:“把荆棘摘了吧。”
  “不着急。是我们自愿背的!”
  “二位郎君,我意思是……你们在前线杀敌,完全可以放心,你们背负的绝不会是荆棘。你们背后,只有千千万万种粮的农人,制造武器的匠人,为保运输路途通畅而忙碌的官吏。你们的背后,是同乡。中原土地,尽为同乡。”
  俩少年就这么错愕得看着她走进匠肆。
  “中原土地,尽为同乡。中原土地,尽为同乡!”嘴拙的少年重复着这话,羞道:“是啊,如果没有农人、匠人在支撑着物资,恐怕仗没开始打就败了。”
  “嗯。”
  二人都把“忙碌的官吏”忽略掉,昨天兵曹的脸真可恶!狗官!
  “反正我是真知错了,往后我不会和司马韬同行。”
  “快把荆棘扯掉吧。”
  “你难道不觉得她讲得对?”
  “肯定对啊!比我阿父还会讲道理,了不得。”
  匠肆里,王葛拿着铜卡尺出神。
  同署的陆女吏问:“王匠师,王匠师?看你眉头皱这么紧,怎么,卡尺有问题么?”
  “没有。但是可以改进一下。”
  第305章 290 第290申请郡级比试
  王葛初见铜卡尺时就想过改游标卡尺了。莽朝时期有人把尺设计成“固定尺”与“活动尺”组合,通过导槽移动进行可卡物、可内径测量的形制,在理念上已经跨越关键的一步。
  那她不妨在这步上,将其理念推进!
  是的,仅是理念。
  王葛有自知之明,凭她的能力是做不出精准游标卡尺的。换句话说,即便耗时做出来,也没人认同这种刻值最精准。改革“度”的测量方法,必须经过千次万次的测量比对,将测试成绩上报,然后由官家向地方推行。
  制作第一步,当然是改良测量爪结构,将内测量、外测量、深度功能分开,不能仅靠“活动尺”的移动。
  第二步才是标精密线段。在大晋做匠师,自恃的本事便是强悍的目测能力,小于“分”的长度全凭匠师目测。那有误差怎么办?没关系,一是误差不会大,二是匠肆制造的兵械、农械,根本用不着那么精密。
  反正目前为止,王葛见过的所有直尺、矩尺,最小长度单位都是分(0.242厘米)。
  没有迫切的精准需求,或许就是铜卡尺出现后,“度”测量工具未再进步的原因。
  言归正传。
  改卡尺?同署的匠吏未把王葛这话放心上,不过还是给她出主意:“每月许我等申请一次郡比试考核,你要是有主意了,别拖,赶紧申请改良度器。”被批准后,考核场地就会安排在本匠肆,对场地熟悉,自然利于考核。
  王葛腼腆一笑:“我已经申请了。”申请的是改良灶具。
  双动式活塞风箱,可以提前出现了。
  郡署。
  负责木匠事务的职吏只有三人。
  江职吏管着州郡级竞逐赛,包括各县、乡、匠肆的比试申报批准,耗资预估,场地位置的安排,察验匠吏的人数,游徼、乡兵以及隶臣妾的辅助安排,材料工具的运输调配等等。
  给王葛登记过的何职吏,负责外郡木匠的管理,比如常住身份的更换、核销,吏契收集后按长短期分类,天赋匠人的发现与举荐等等。
  最年轻的曲职吏负责本郡木匠,他这份职事,最繁琐的当属匠童、匠工的籍册整理,因为人数太多了。
  所以不管什么考核,申报到吏曹署后,安排的最快也得半个月后了。
  辽东郡的官署木匠肆以二十四节气命名。江职吏眼力一年不如一年,伏案很低,正看着惊蛰木匠肆递来的几根竹简,每个上面都是各察验匠吏提出的郡级比试项的申请。
  “灶具改良?”稀奇啊,他从事此职十余年了,只听过铁匠、陶匠改良灶具,没见过木匠吏提议的。
  轰……由远及近的雷声响起,像袭来千军万马,疾风骤起,把庭院的尘土推向半空,视线尽头,乌云从南至北快速向襄平县覆盖。
  三人赶紧闩门,点起烛。何职吏问:“哪个匠肆提出的改灶具?”
  “惊蛰匠肆。”
  “惊蛰……匠吏是不是王葛?”
  江职吏刚才没看完,把竹简竖近:“咝、是她!”他重又起身,开门,这么短的时间,外头已接近黑夜。“你们关紧门,我去找吏曹史。”
  加急安排比试,必须吏曹的官长许可。
  多年的职吏生涯让江郎君预感,王葛这种天赋匠师,不会无原由提议灶具改良的。倘若她再建功,功劳中有他的参与和促成,或许他晋升之愿就可以实现了!
  大雨下了不到半时辰就转小,王葛酉时出匠肆时,夕阳比昨天的都艳。
  钱娘子牵着马等在外,马身上全是泥斑,脏的不成样。没等王葛问,钱娘子笑着道:“我巡行农田,正好接你回去。”
  “上午雨刚下时挺大的,对农田有碍么?”
  “还好。”
  匠肆旁的官道修的不好,仅中间位置夯的实,两侧既有积水的小坑,也有踩出来的烂泥。徒步的人脚底打滑,羡慕赶车的人,赶车的则羡慕骑马的,因为骑马就不必担心车轮坏在泥里了。
  一路上,王葛二人无话。
  进城后不能纵马疾奔,钱娘子问:“阿葛,那几人找你了么?”
  “有六个人找我,怨已解。”
  钱娘子明白了,剩司马韬、刘清没动静。“成,既然怨已解,明天我就转告王书佐。”
  “谢阿姊。”
  郡署周围的街也比昨天冷清,除了行走的货郎,只剩那些自卖的百姓。
  “阿葛,以前我也站在那里。”钱娘子指着前方一棵大树下,声音陷入对过往的回忆:“我每天盼着人买我,又怕人买我。我盼着好心人给我口饭吃,又觉得饿死兴许更好。”
  襄平县的百姓有个共同点,就是冻疮多,尤其耳朵、脸蛋和手。自卖的孩童除了冻疮令人不忍,抬头纹也早生,因为他们整日仰望别人。
  听到钱娘子有这种经历,王葛再看街边自卖的穷苦人,心里更不舒服。
  “是段功曹史买了我,说我力壮,只要我肯踏实学本事,就教我骑马,让我当兵。阿葛,你虽然年纪小,但我像佩服功曹史一样佩服你。我希望有一天,你也和功曹史一样有本事,然后救助更多的女娘。”
  王葛眼眶红了:“钱阿姊,你……要离开襄平么?”
  “是。我右肩受过重伤,不能长时间挥兵械才退了兵役。但我可以做别的!”说完,她下马,站到当年被段娘子看到的位置。“重回战场,我之夙愿!”
  两天后,钱娘子随一拨乡兵起程。王葛把休沐日放在这一天,跟邹娘子一起出城送别。这拨乡兵很多,送别的百姓更多,哭声、低语声、呼喊声充斥着周围。
  “钱阿姊!”她不断跳起来挥手:“珍重啊!”
  很快,队伍末尾过去了,走远了。
  王葛放下摇酸的手臂,心里空荡荡的,才结识祝英,祝英走了,才结识钱娘子,钱娘子也走了。
  邹娘子拉过她的手,轻拍她手背两下。
  “邹阿姊,我没事。”
  “你当然没事!”司马韬怒气冲冲出现。
  其实王葛刚才看到他在送别的人群中,也看到她原谅的六个少年均在这拨离城的队伍里。
  邹娘子手臂一挡,她整个人气质大变,脸带寒霜:“司马郎君是吧?不要无故挡道!”
  第306章 291 识时务的刘清
  “呵,不敢。诸翁姥、郎君、娘子,今日辛苦大伙为我做个证。”随他阴阳怪气的呼喊,百姓聚拢。
  王葛把住邹娘子手腕:“阿姊放心,他敢招摇就不会动蛮。”
  司马韬满意的环顾周围,拱手简述事情经过:“前些天有八个乡兵犯错游街,我便是主使。我一时胡涂做下错事,我认。郡署另判我给这女郎道错,因我与她有旧怨,才劳大伙为证,免得过后她不认。”
  有百姓想起来了:“对对对,当时走在最前头的就是他。杀了敌把死人头带回襄平领功,半道上,用死人头吓唬一赶路的小女娘。”
  “就这点错?”
  “遇到胆大的确实不算什么,但人家小女娘才几岁。”
  众说纷纭中,司马韬看向王葛,扬声致歉:“王女郎,我错了。”说完郑重揖礼,抬首。
  王葛回礼,然后问:“司马郎君,我可以走了么?”
  “我能免力役惩罚么?”
  “郎君又犯胡涂,罚令是兵曹下的。有这么多人证,已经证明我接受歉意,剩下的不归我管。”
  “你……你揣着明白装胡涂!”一个来回的斗嘴,街上百姓反成为她的人证了?
  “邹阿姊,我们走。”
  司马韬跟在王葛另侧走,压着火气,语速飞快道:“王女郎,王匠师,你看到了,今天离城那么多乡兵,我已经赶不上这拨行军,一步晚,步步晚,我真的心急如焚。我承认先后两次都是故意找你麻烦,一次已经挨了打,这次该认的我全认,也丢完脸了,你要讨的公道不就是这些么?再者说,一颗死人头,还是敌兵的,至于恨到毁我前程?”
  边郡百姓是真爱瞧热闹啊,聚拢的圈子始终移动相随,且他们生怕听漏掉,跟着走的过程中,上半躯全是斜的。
  邹娘子脸都红了。
  王葛浅笑点头:“司马郎君说的是,你我之怨应当两清。”
  “那兵曹那边?”
  “兵曹?怎么了?”
  “修城墙的惩罚啊。”
  “忘了司马郎君还要去修城墙,告辞。”
  “告什么辞!王葛,那是敌人的首级啊,让你看一眼真成大错了?那我等在前线跟敌兵拼生拼死的勇夫算什么?我们就不怕吗?我们找谁诉苦、找谁论理?”
  有人称赞:“说得好!”
  王葛提高声音:“的确,你说得对。但我们寻常百姓就无所事事么?让你们饿着肚子斩敌了么?让你们空手跟敌兵厮杀了么?你们吃的粮,用的兵械,是自己长腿跑到战场的吗?”
  一老妪举臂:“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