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九天之上的神龙,重重地探爪,按压而下。
  徐侍郎再也支撑不住,整个人如遭重击,仰头喷出一口逆血。
  脚下步伐连连倒退,竟然被轰回原本的座椅里面。
  勉强握住扶手,方才没有翻滚在地。
  “跟我动手,你得让杨洪的宝贝干儿子,赵无烈出马才是!
  几个换血大成就敢上门找茬,若给外人知道,还以为本指挥使以大欺小,恃强凌弱!”
  敖景衣袖一振,负手于后。
  “本官定要参你!北镇抚司目无法纪,包庇凶犯,敖景你一手遮天,蔑视皇权,罔顾皇恩!”
  徐侍郎嘴角流血,殷红刺目。
  胸口的三品补子,竟然撕出一道裂口。
  原本充盈的护体龙虎气,亦是削减过半。
  身为兵部的二把手,自己何时受过这样的屈辱?
  北镇抚司,欺人太甚!
  “徐侍郎,你今日上门追责,可曾问过姜尚书?
  若没有他的首肯,你就擅自勾连刑部、兵马司、大理寺,跑到北镇抚司的官衙重地撒泼打滚。
  这……也不合规矩吧?”
  宋桓像是早就预料到了,端起茶碗省得打碎。
  捏着盖子轻轻刮了两下,皮笑肉不笑道:
  “等有空见了姜尚书,本指挥使要好好问他。
  兵部,到底是国公爷说了算,还是……太子爷说了算。”
  徐侍郎心头一凛,神色变得有些难看。
  兵部尚书姜归川乃太子一党,如今东宫还未表态,他就为凉国公冲锋陷阵。
  传出去,确实不好听,要大大减低印象。
  “莫要高兴太早,国公爷已在回京的路上。
  北镇抚司的门槛再高,拦得住兵部、刑部,拦得住圣人封爵的国公么?”
  徐侍郎冷哼一声,岔开话题。
  可他声音甫一落下,衙门之外便有年轻宦官高声宣道:
  “东宫传旨!”
  第217章 东宫表态,三道谕旨,大幕将落?
  东宫传旨。
  只这一句话。
  便平息了北镇抚司内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
  宋桓、敖景两人神色一凛,各自抖了抖麒麟补子的指挥使官袍。
  恭恭敬敬走出大堂,垂首静听。
  兵部侍郎徐颎、两位刑部主事、五城兵马的总司、以及大理寺丞等人。
  亦是迅速收起原本的怒容、惊色,动手整理官帽与袍服,免得失之仪表。
  然后双手交叠,躬身行礼,等候东宫的内官宣旨。
  如今的朝堂之上,虽说是山头林立,暗流汹涌。
  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内阁与边关、户部跟地方、漕粮转运、盐铁赋税……
  各方关系盘根错节,极其复杂,好似一团乱麻。
  但在太子监国的二十年间,始终左右平衡,分而治之,维持大局不变。
  同时又屡屡提拔胸有抱负的年轻英杰,填补府州地方空缺。
  不动声色总揽威权,做到徐徐图之,政令畅通。
  原本圣人设立九边,连年征战,所造成的巨大损耗。
  以及景朝马踏江湖,破山伐庙,所导致的元气大伤。
  竟然在短短十几年内,休养生息恢复过来。
  由此可见,太子的权术手段。
  故而,朝堂之外。
  除去割据府州的几位藩王,加上跟着圣人打天下的从龙功臣,封爵公侯。
  其下的文武百官,皆对东宫俯首称臣,明面上绝不敢有半分怠慢。
  “东宫有旨,各位大人是打完再接,还是接完再打?”
  面白无须,甚是年轻的蓝袍宦官阴柔一笑,好声好气问道。
  他双手捧着黑犀牛角轴、祥云瑞鹤锦的金色谕旨,身后跟着六名气息森寒的禁军甲士。
  “角蛟铠!皇宫内禁!是元武卫!”
  兵部侍郎徐颎心头“咯噔”跳了一下。
  圣人不再临朝,交由太子监国。
  并不单单只是托付玺印,下发圣旨,任命内阁辅佐这么简单。
  像是禁军调动、内官更替之权,也一并给了出去。
  此事曾经引起私下热议,令许多大臣纷纷揣测。
  太子监国掌权,倘若当真生出异心。
  以禁军为私兵,以内官为耳目。
  意图篡逆谋反,简直轻而易举。
  可以说,历朝历代的圣人与储君。
  从未有过这样的父子不相疑,君臣不相忌。
  这让企图支持其他藩王,另外从龙的一些官员,很是沮丧。
  “内官大人说笑了,敖指挥使只不过与徐侍郎起了些口角。
  大家都是直爽的性子,岂会有隔夜仇。”
  宋桓出来打圆场,笑呵呵说道。
  “咱家也是这么想,诸位乃国之栋梁。
  同朝为官,不要伤了和气。”
  蓝袍宦官乃东宫近侍。
  其人位卑而权重,能在太子面前说得上话。
  纵观官衙的这几位,皆为正三品、正四品的大员,亦是不愿随便得罪。
  “敢问内官大人,这一道旨是传给黑龙台,还是……”
  敖景收拢血气,弥勒佛似的面皮一沉,淡淡问道。
  他颇为担心东宫的态度,坦诚来讲,凉国公也属于太子一党,且素与燕王不和。
  纵然那位殿下对纪渊颇有欣赏,甚至流露出委以重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