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将军的读书郎 > 第613节
  “别激动,我们都在这里呢。”王珺赶紧抱住他:“范沈帮主,这东西,是老夫人的?”
  “啊?”范沈帮主虽然软硬都吃,为人也挺好说话,但是在孝道上,却很有坚持:“这与我老母亲有什么关系?”
  他母亲花信之年生的他,当年兵荒马乱的,母亲也难产,还跟他岳母大人搞混了孩子,最后岳母大人将男孩儿让给了母亲,母亲哪怕是不确定他是不是亲生的,都对他很好很照顾。
  幸好他长大了之后,容貌很像父亲,这才让父亲释怀……不然父亲老是怀疑,自己给岳父大人养儿子了。
  每次去岳父家,父亲都要稀罕一下当年还是小小婴儿的媳妇儿,后来媳妇儿嫁给他,母亲也当媳妇儿是亲闺女一样。
  且母亲已经六十岁了,年轻那会儿也有些损伤,老了身体不太好,这些年一直都是在将养之中。
  不管外面怎么闹,他都没让人打扰母亲。
  尤其是钦差大臣都来了,可他没让母亲出来,让媳妇儿陪着母亲在后宅。
  “这东西不是老夫人让人送来的吗?派人去请教一下,这东西,还有吗?从哪儿来的?”王珺拉着温润,让他老实的坐着:“别急,人在这里跑不了。”
  温润依然很激动:“这可是好东西,好东西啊!”
  “这是什么啊?”王珺也好奇,他没见这样的东西,伸手拿了一个:“怎么吃?”
  “扒皮,吃吧!”温润直接就道:“还能煮着吃,烤着吃,拔丝,切片炸着吃……切碎了煮粥……别说了,这东西,还有没有?”
  “这里有的是。”王珺指了指大木盆子,很多人都拿了这个东西在手里头看,还有水道将军,急了他张口就咬,连皮都吃了进去:“味道不错,还挺甜。”
  “当然甜了,这是白薯。”温润哀怨的看着大木盆子里的番薯:“都给弄熟了啊?”
  “白薯吗?我吃过,不是这样的啊?”王珺却怀疑的看了看手里的东西,还掰开了看:“那个是白瓤的,这个是黄色的。”
  还是金黄色的那种,闻着也比白薯甜一些。
  “你说的是白薯,我说的,这个东西,也是薯的一种,海外来的,叫番薯。”温润瘪了瘪嘴吧:“跟咱们那精心养育的白薯,不是一个品种。”
  其实中原大地也有原产的白薯,白薯也叫凉薯,是一种可以生吃的根类蔬菜,也可以用来炒着吃。
  白薯是一种小圆球一样的薯类食物,里而的肉是白色的,生吃的话,很脆很嫩,吃起来还带有点甜味,是一种藤本类植物,这种东方原生的白薯,产量低不说,还很容易烂根,故而很少有人会种植,普通百姓可能都不种。
  不过还有另外一种白薯,是白色的番薯,那个产量高,不挑地。
  可眼前的是普通的番薯,唯一不同的是,这些番薯个头不大,但是也要比白薯大很多,且口感柔软,气味香甜。
  “番薯?”这是个什么名字?
  其他人面面相觑,王珺看到温润如此激动,又是番邦植物,他就想到了辣椒和番茄,这也是那种好的农作物?
  “你是想要这个?”王珺是带着八米多的滤镜看温润的:“生的那种?”
  “对!”温润几乎是咬牙切齿,他太需要这个东西了。
  番薯原产于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并非东方的植物。
  但是温润知道,在他的前世,番薯是一种高产而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在祖国的南方,有“一造番薯半年粮”的说法,番薯适应性强,喜温暖多光而不耐霜冻,抗旱耐碱,适种于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士,是一种易于保收的作物。
  温润找了很久的土豆没找到,但是他找到了番薯,这也行啊!
  番薯土豆他都要,不挑,真的!
  “这个,我派人去问问哈。”范沈帮主抹了把脸,让人赶紧去后头问一问老娘,有生的,没做的番薯没?
  “这个很重要吗?”
  “不知道啊!”
  “温雅士,这么喜欢番邦的东西?”
  “是挺好吃的,大概是温雅士喜欢甜食?”
  “甜食有的是,不差这一个,还是番邦之物。”
  “这个看着是挺好吃的,但也不至于发火吧?”
  一群人窃窃私语,范沈帮主也有些一头雾水:“温雅士别生气,这东西你要是爱吃的话,这一大盆都给你。”
  同时心里想的是:没想到温雅士不爱吃大鱼大肉,爱吃番邦的东西啊?早知道,他就给他们上一大盆这玩意儿,就行了。
  这东西他吃过,也挺抗饿的,就是吃多了爱放屁,也不知道这温雅士,是不是也爱放屁?
  想一想,他还偷乐了一下,这温雅士也是普通人一个。
  “一边儿去,到底有没有生的啊?”温润关注的是这个东西,能不能获得生根,这玩意儿长得快,不挑地,好种植,他只要哪怕还有一个番薯,都能繁衍起来一大堆。
  去问的人回来得很快,但是回答很让温润火大:“老夫人说,全都煮了给你们吃,吃吧!可甜了。”
  温润:“……!!!”
  其他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就看到温雅士脑袋上冒烟了似的,要发火了!
  第588章 回京之路:陈氏
  就在温润要“哇”的一声哭出来的时候,王珺赶紧拉着他安抚:“没事的,既然这里能有,那么就有来路,刚才听说是老妇人的晚辈送给老夫人的礼物,不知道那位晚辈姓甚名谁?在哪儿居住?”
  王珺调查户口似的问话,让范沈帮主犯了轴:“干啥呢?还想连坐是怎么着?”
  他得罪谁了?为了口吃的,至于么?
  “你要解决问题,就在这番薯上了。”温润幽幽的看着他,口气有点哀怨:“有了这个东西,你们漕帮还能再稳妥个百八十年。”
  “真的?”顿时,包括漕帮帮主范沈在内的漕帮众人,都站了起来。
  百八十年的和平发展,足够他们立足在这新的地盘了。
  “最不济,我买下这玉环山和山下的玉环河流,送给漕帮,只要这番薯。”温润开出来实质的条件,非常的诱人。
  不就是五万两银子吗?
  他有的是钱,只要给他一个番薯。
  这东西,能活万民啊!
  他没听说过,也没见过,所以温润猜测,这东西还在推广中,且很多人都不认识,或者说没受到重视。
  不然他来了这里二十年了,怎么一次都没见过?要不然他也不会到处打听了。
  “这么值钱?”范沈帮主二话不说转身就跑:“你等着,我去问。”
  好几个老人过来,请温润他们去大厅那边等消息:“帮主不知道多久能回来,尤其是去了后宅的时候,那里不仅有帮主夫人,还有上一任帮主夫人。”
  “嫂子就是有些磨磨唧唧,人上了年纪就是这样,尤其是老女人。”一个老人呲了呲牙:“训儿子,叫孙子,每天就折腾这些小辈呢。”
  “帮主孝顺啊,再说了,嫂子这些年,也没少吃苦受罪。”
  “是啊,温大人千万别介意。”
  说来说去,是给他们帮主和前任帮主夫人说好话呢。
  “本大人不会那么没有气量。”温润哭笑不得的道:“就是有些着急,您老几位都是水上的行家,这种地可能不太在行,不过咱们百姓,不就是为了那口吃的么?这个番薯,可了不得,弄得好了,能免了天下一半人的饥荒,你说这东西,重要不重要?”
  “这么厉害的吗?”
  “不是夸大海口吧?”
  “这东西这么高产的吗?”
  一群人表示怀疑,温润也不跟他们硬犟,反正他只要做出来事实就行了。
  正说着呢,有漕帮弟子前来报信:“帮主一会儿会奉老太太来前头,老太太听说钦差大臣对这个番薯很感兴趣,十分高兴,夫人说,不如直接跟钦差大臣见个面,说得清楚一些。”
  温润当然更高兴了:“那就麻烦老太太了。”
  “您不介意就好,夫人说,反正这么多人都在,漕帮也没那么多规矩,大家都四十的人了,没必要忌讳。”漕帮弟子也挺高兴,然后快速的表达了夫人的意思,不是他们漕帮没规矩,而是他们帮主夫人说了,他们年纪都不小了,又是在忠义堂这里,没什么可避讳的,这么多长辈和兄弟们都在。
  “那就快快有请夫人,麻烦老夫人了。”温润可气的不得了,他这人经过的教育很多,气质非常好,对待女子,只要不是对他有敌意的,他都乐意尊重一下她们。
  他有更广阔的胸怀,包容和珍视弱势群体,女子,老人和孩子。
  不一会儿,范沈帮主就跟另外一个妇人,扶着一个老太太进来了。
  那妇人穿着打扮都很不错,虽然不是金翠满头,衣着华丽的样子,可也绝对不是什么穷苦人家的装扮。
  一身蜡染的棉布长裙,绸缎锁边,颜色素雅,头上插着两根金簪子,带着金耳环,手上一对大金镯子,不俗气,但是显得有些富贵。
  皮肤很白,气质也好。
  而中间被扶着的老夫人,则穿的更好。
  酱红色锦缎的衣裙,还披着个厚实的狐狸毛封边的披风,腰带上既没有挂玉佩也没有挂香囊,而是挂了个水烟袋。
  老太太头发花白,皮肤有些黝黑,不怎么健壮的身体,但是个头可不低,只比范沈帮主矮了半个头。
  比儿媳妇高了半个头。
  他们一来,温润就笑眯眯的站了起来:“温润,见过老夫人,见过嫂夫人。”
  嗯,他倒是自来熟,没摆什么官架子,要知道,他们刚见面的时候,范沈帮主也是自称“草民”且见了礼的,虽然只见了一半的礼,但那也是见礼了。
  他们什么身份啊?
  说白了,他们就是个草民。
  哪怕是年纪大了点儿,那也是草民,温润可是钦差大臣,代表的是皇帝,不是谁,都能给他见礼的,同样的,也不是谁,都能让他见礼的!
  可温润就是给俩女人拱手为礼,客气尊重的不得了。
  “民妇不敢当。”老太太要行礼,温润岂能让她劳累:“您老可别这么说,晚辈是有事情请教您老呢。”
  “有什么事情,能让您这样的大官人,请教老妇人的?”老太太说话铿锵有力,一点看不出来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
  “您这番薯,是您娘家侄儿孝敬的?”温润拿了一颗熟的番薯,一直没撒手,也没吃。
  “是,是老妇人娘家送来的东西。”老太太叹了口气:“说起来,这都几代人的故事了。”
  温润正襟危坐:“晚辈洗耳恭听。”
  “老妇人娘家姓陈,老家是山西太原人。”老夫人坐在那里,虽然花发,但是腰板儿挺直,一看就是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人物。
  “山西太原,好地方。”温润赞赏了一下:“古称并,后来叫并州,又叫晋阳。是一座有两千年建城历史的古都,正所谓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又有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太原冬季干冷漫长,夏季湿热多雨,春秋两季短暂多风,干湿季节分明。且三面环山,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经,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大人说得真好,怪不得叫你温雅士呢。”老太太听了这话,立刻就眉开眼笑的了:“老妇人的娘家,可没您说的那么好。要是真的水草丰美,又何必兢兢业业汲汲营营的种什么番薯呢!”
  原来在前朝的时候,多年在吕宋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同其子陈经纶,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块根“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
  父子二人看到这个甘薯,就想到家乡福建,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陈振龙决心把甘薯引进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