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院 > 科幻灵异 > 代周 > 第八十章 停战和谈
  “诸位先听听某的理由。先来说说名声,南平王确实名声不好,但某以为只是失小节。晋皇帝石敬塘割让土地,卖祖求荣,以中原皇帝的尊贵却向契丹人俯首称臣,自贬儿皇帝,丢尽汉人之脸,这乃失大义。如何诸位说谁的名声更恶?”
  众人颌首称是。
  “再来说说火器,火器之利有目共睹。但火器制造却不并非难事,便是我们严守秘密,战场上遗落的火器或者残骸,都能让有心人获得制造之法,火器出现在战场上只是时间迟早而已。如今我们将火器关给南平王,诸位试想,南平王得到火器是否会献给晋国,某以为不会,某以为南平王必会保密得比我们更甚。而以南平国的实力,真要大量制造出火器配给军队,那应该是两年之后的事了,到时各势力必也已自行研制出火器来,这和今日送给南平王有何区别?”
  众人闻言陷入深思。
  “某虽名叫无忌,其实有所忌讳,某最忌讳的便是与卖国求荣之辈为伍,更休说拜在其麾下,此事某已有定论,勿须再议。
  徐世铭本来还有异议,但听了百里无忌最后一句话之后,豁然开悟,原来如此。主公这是在为自己积攒名声,以大义回绝晋皇帝的册封,想来稍加操纵,便会传扬宇内,到时百里无忌将得到所有忠义之士的拥戴。
  高,确实是高,这与些许火器甚至两种节度使的分别来说,所获丰厚的多了。
  当徐世铭赞许地望向百里无忌的时候,他却没想到百里无忌还有两个用意,一是忠义。拒绝晋皇帝的册封,接受南平王的册封,这还能为百里无忌获得忠义之名,不另觅高枝,依旧忠心旧主的忠义名声。成大事者,必需有正义之名,行正义之举,起正义之师。
  二是接受晋国的节度使册封之后,便会与南平王高从诲起直接冲突,高从诲虽被册封为王,但只是个虚衔,实职是荆南节度使,哪有主公是节度使,属下亦是节度使之理?晋国用心百里无忌早已知晓,石敬塘不过是将节度使之职当作诱饵,**百里无忌明知是苦果也吞下去。毕竟明抵得住名利you惑的人太少,太少了。
  如今百里无忌接受南平王册封,则名义上还是南平王属下,虽说损失了些许虚名,但得到实际的战略利益,那就是与荆南三州互为倚仗,如今的形势,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在百里无忌的名声和实力强大之前,南平王这把略显破旧的伞,还是相当有用的。
  晋天福三年七月十五,大吉,诸事皆宜。
  原巴东县令兼守备百里无忌接受南平王高从诲的册封,拜为夔万经略使,辖地为夔、万、忠三州。
  并将晋朝皇帝的天使拒之门外。
  同时将十车火器运送江陵献给高从诲。
  消息传出,天下哗然。
  各个势力都暗中开始军队调动,都判断石敬塘遭受如此奇耻大辱,必定恼怒之下发兵荆南。这下有好戏看了,唯恐天下不乱之人如厮想着。
  确实如此,在这个时代,有谁会做出这种傻事,估计就是傻子也不会做。
  石敬塘就听到消息的时候破口大骂道:“百里小儿,真不识抬举,竟然接受那赖子王的册封,当个不入流的经略使,却将朕的节度使视之如草芥,弃之如敝履。可恨,太可恨了,桑卿,朕要南征,将那百里小儿擒来,朕要让他生不如死。”
  侍立在边上的枢密使刘处让心中暗骂了无数次的桑老狗。
  脸上却不得不面带微笑地上前提醒道:“圣上,臣枢密使刘处让聆听圣上旨意。”
  石敬塘猛然想起,桑维翰已经罢相,并罢去枢密使一职,外调相州任节度使了。
  哎,委屈桑卿了。朕也没办法啊。
  自从称了儿皇帝,朕就没过上一天好日子。
  石敬瑭虽推诚以抚藩镇,但藩镇仍不服,尤耻其臣于契丹。
  先是大同节度使判官吴峦,闭城不受契丹命被歼灭。
  再是应州指挥使郭崇威,挺身南归。
  去年,天雄节度使范廷光反于魏州,朕令东都巡检张从宾讨伐,但没想到张从宾与之同反。继而渭州也发生兵变。
  到了今年,侍卫将军杨光远那狼崽子自恃手握重兵,干预朝政,屡有抗奏。
  桑卿事事为朕着想,朕心里知道。
  此次桑卿出主意将杨光远移镇洛阳,引起杨光远的不满。
  杨光远上书指责桑卿“去公徇私,除改不当,复营邸肆于两都之下,与民争利”。
  并煽动晋国臣民一致反对,群情激愤啊。
  朕也只能委屈你了,先去外面休息一阵子,一有机会朕就让你回来。
  石敬塘自顾自地在那哀叹。
  刘处让虽然心中不满,但依旧恭敬地上前提醒道:“圣上,还请圣上明示如何处置百里无忌抗旨不遵之事。”
  石敬塘冷冷地斜了刘处让一眼,事事要问我,要你个枢密使何用,还是桑卿好啊,能懂朕,要是桑卿在,他一定明白朕的心意。朕也就发发脾气罢了,真要出去大军南征,开玩笑,后院还不被你们这些白眼狼端了。
  “从朕口谕,令中书省撰写戒书行文天下,给朕好好地骂骂那个不知好歹的百里小儿。”
  “遵命。”
  “还不快去。”
  “臣……圣上……这就完了?”刘处让小心翼翼地问道。
  “……。”
  蜀国孟昶的和谈使者到了江陵府。
  江陵府谕令夔万经略使百里无忌速派员前往江陵府参与和谈。
  百里无忌令徐世铭为主,百里仁为辅前往江陵。
  临行前,百里无忌交待了底限是,其它的都可以谈,想要回三州之地,没门。
  和谈进程很快。
  孟昶迫于北方晋国大军的压力,没有能力两面开战,想尽快与南平化干戈为玉帛。
  这边的高从诲自然正落下怀,得了三州之地,虽然是名义上的,但番薯和火器已经得到,名利双收,自然不想再与蜀国对抗。
  而百里无忌这一方,只能在和谈条款上做做文章,其它的,如需不需要谈和谈不谈得成轮不到自己发表意见,其实也不想发表意见。
  于是,两天之后,两方一边达成和谈,签订协议,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