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院 > 其他类型 > 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 > 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 第139节
  林冬妮赶紧把剩下的内容看了一遍,“噗嗤”一下笑出了声。
  “怎么?你小哥说什么了,你别光顾着笑啊!”
  林冬妮绘声绘色地开始讲述:“小哥说了一件可神奇的事情,他说在东北看见一个跟大哥长得老像的知青,看见了就想叫人哥!”
  “这人有相似倒也很正常。”信上提及自己丈夫,崔向红忍不住问:“有几分像?”
  “小哥说有七分呢!”
  崔母忍不住感慨:“嗬——七分呐,那可不得是大海失散多年的兄弟了!”
  张秀芳听了这话心里一咯噔,但却笑着掩饰道:“老林在外头可养不起私生子了,我们家都那么穷了。”
  林常来也赶紧表忠心:“就是长得像罢了,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林冬妮继续说:“好笑的是,小哥说他见了那个知青总忍不住想叫大哥,可对方偏偏跟他一般大,真神奇!”
  这话一出,张秀芳有些坐不住了。
  她追问道:“还有呢?你小哥还说什么了吗?”
  林冬妮说:“小哥说他买了一台相机,拍了不少东北的照片,还交了很多朋友,以后可以寄回来给大家看。”
  大家只是听个热闹,但是张秀芳却懂了其中的深意,林逸秋是在问她要不要寄照片回来,如果寄回来确认了,那这件事就公开了,如果没有确认,那就是空欢喜一场。
  她没想到林逸秋去了东北竟然还想着帮她找孩子这件事,她这心里是又心焦又感动。
  可自己从未透露过关于那孩子半分啊……
  张秀芳颤抖着让女儿继续读下去。
  林冬妮往下翻了翻,可惜信件已经到头了,只能遗憾道:“后面就没什么了,只说给小侄女子取了个名叫林嘉言,男女均可用。”
  --------------------
  作者有话要说:
  夏妮的结局暂时到这里。
  三姐的结局我会放在番外。
  第162章 事业
  张秀芳自言自语道:“嘉言,嘉言……真是个好名字。”
  林冬妮关切地问:“娘,你怎么了?”
  张秀芳心里清楚,作为子女,林逸秋真的很尊重自己了,他把决定权交给了自己。
  是否要揭开这个谜底,这无疑是很纠结的。可儿子丢失这件事已经成了她的梦魇,午夜梦回,她每每伤心到哭醒,都会恨不得杀了当时那个怯弱逃避的自己。
  如何抉择其实在听到消息的那一瞬间,她心里就有了答案。
  张秀芳站起来抓住女儿的手:“我没事。老五,你能不能帮我写一封信?”
  林冬妮问:“你要写信给小哥?”
  张秀芳极力控制自己的神色,故作镇定道:“嗯,我有很多话想对他说。”
  另一边,在苏市定居的胡誉同样也收到了信件。
  当同事告诉他,有东北的来信,还帮他放在放在桌上的时候,胡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这乱世之中要找到一个人,那得有多难,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一年前,他的学生林逸秋受到自己的嘱托前往东北寻人,却始终了无音讯,他从焦急等待到平静失落,直至最终接受现实。
  可今天,东北那块竟然给了回信!
  胡誉顾不得同事异样的眼神,立刻跑回办公室,桌上果然有一封厚厚的信件。
  他迫不及待地拆开,双手颤抖到几次就要撕破信封,可他还是镇定了下来。
  “要冷静!不论结果如何!”胡誉这样告诉自己。
  可当他亲眼看见那熟悉的字迹,眼泪终究是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找到了!
  真的找到了!
  他赶紧把剩下的一叠照片翻开: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胡子拉碴不修边幅的中年男子,正手足无措地配合着相机拍照。
  胡誉笑了,是他,真的是他!
  笑着笑着胡誉又哭了。
  他的少爷怎么变成了这样……
  这样一个天之骄子,为了顶替自己,把自己变成了这幅样子。
  胡誉痛苦地跪坐在地上,捂着胸口泣不成声。
  但好在人终究是活着的,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只要活着就有重逢希望!
  林逸秋寄完信以后,来东北的目标就实现了一半,不,应该算是超额完成才对。
  现在他只需要继续帮助刘家村人民脱贫就行了。
  六月底,刘大斌以生产队队长的名义,抵押了食品厂贷款到了一千块钱,购买到了一辆二手拖拉机。
  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联手把拖拉机重新清洗,一台七成新的拖拉机再度出现在众人面前。
  十二分队终于有自己的拖拉机了!
  从今以后,他们再也不需要低三下四去问别的生产队借了。
  运输货物也可以靠这台拖拉机。
  更重要的是,林队长答应过大家,村里任何村民都可以借用拖拉机回娘家探亲或者进城办事,只需要补足燃油费和一点损耗费。
  实在是太方便了!
  热情的村民们围着拖拉机又唱又跳,恨不得围着开一个庆祝会。
  还是林逸秋派人来把村民们驱散开,不然那么多人堵着路,要是发生踩踏事故就不好了。
  拖拉机是到手了,但是会开拖拉机的人还没有。
  林逸秋考虑了一下,最终决定派一名知青,两名刘家村村民,两名王家屯村民共计五人,一起前往第五分队学习开拖拉机。
  消息一传开,全村所有男女老少都来报名了,挤得办公室水泄不通。
  最终还是在林逸秋的调节下,把学习年龄定在了20岁到35岁之间,男女不限。
  就这,也只是筛掉了一小部分人选。
  最后还是刘季年告诉了他原因。
  “开车是个技术活,开拖拉机也一样,大家本来都是农民,除了金厂长家里有点小钱,早年间托了关系去学了个车,其他人除了地里刨食都是啥也不会,好不容易有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可不得挤破了头都要进去嘛。”
  既然年龄上删减不掉,那就只能从别的方向筛选人数了,首先文盲肯定不行,以后队里有任务下来,听不懂怎么行。
  “那就再加一个条件,小学以上学历,你看怎么样?”
  刘季年赞许地点了点头。
  林逸秋心中感慨:这十年的动荡,不知道堵塞了多少人求知学习之路。
  “对了,咱们这个初中办的怎么样了?”宣布初中复课已经有半个月了,林逸秋每天忙得脚都打转,根本没时间去学校。
  提到这个刘季年也挺灰心的,他难得露出了沮丧的神色:“勉勉强强吧,有人帮忙看孩子的托管班倒是很快人满为患,就是初中那块……我拜托了秀花姐上门说服家长,好说歹说有一部分家长同意把孩子们送去学习。”作为刘家村的一份子,刘季年其实有点理解那些家长的心情。
  “才一部分?”
  林逸秋原以为会有很多家长愿意孩子去学习才对。
  他皱了皱眉问:“怎么劝的?”
  “他们刚读完六年级,这个年纪能干啥?地里的活儿都干不明白呢,女孩子也不过是十三四岁,总不好这么小就嫁人吧,就算是去城里打工,也得达到一定年纪,如果读了初中肯定不一样啊。”
  “受现在大时代的思想禁锢是一方面,钱是另一方面,孩子再小也能干点活儿了,留在家里总还是个劳动力,一天赚上两三个工分总还是有的。”
  目前刘家村还是知青们最富裕,村民们还在贫困线上挣扎呢。
  林逸秋:“还不够!我要的是大部分学生都去上学,咱们还得再想个办法……”
  这时,刘季年问出了困扰在心中已久的问题:“咱们办的这个初中,应该不算正规吧,到时候工厂招人不承认怎么办?”
  他们劝学都是打着城里工厂招工的好处,但谁都知道工厂招人,初中学历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需要人脉。
  他们这样的山沟沟里,能有一个刘叔年已经很好了,还能出几个铁饭碗啊?所以村民们并不买账。
  “确实不正规,咱们没有办学资质。”但现在已经是1976年了,距离高中复课只有一年多了,只要给孩子们学到初二,到时候可以直接转入县城读初三,一样可以毕业。
  不过林逸秋并不打算解释太多,总不能说自己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吧,所以他只能选择隐瞒:“我相信国家的动荡很快就会过去,咱们先把学校办起来,也就是说先斩后奏吧,到时候国家不承认也得承认。咱们生产队贴钱,知青们出力,没道理就让孩子们失学。”
  “城里的工厂不招人,咱们食品厂还招人呢,以后还有好几条生产线呢!”
  现在距离国家颁布义务教育法还有9年,一个人一生能等待多少个9年啊,反正林逸秋是等不及了。
  “哦,对了,多叫几个知青配合秀花姐的工作。还有,让秀花姐别光顾着劝男学生,也要多劝些女同学来复课。她以后是要做妇女主任的,在女性问题这方面一定要下功夫。”虽然林逸秋知道,以刘秀花这样“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思想,肯定也会帮助女学生复学,但他仍然要给对方画个大饼,激励一下她。
  刘季年一口一口应下:“行,为了以防万一,再加一个,以后食品厂招暑期工,村里的初中生优先。”
  林逸秋忍不住叫好:“这个办法好!”
  双管齐下,他就不信不会有学生回去上学了。
  见林逸秋愁眉舒展,刘季年也终于露出了笑意。
  聊完正事,林逸秋也不端着了,他揉了揉太阳穴,伸了个懒腰,身体也逐渐舒展开来。
  刘季年注意到他瘦削的肩颈,关切道:“你看你,最近都瘦了好多。”
  “有吗?”林逸秋捏了捏脸颊,好像确实瘦了一点。
  “嗯,回去给你炖个鸡汤补补。”
  林逸秋最近为了节省开支,也好久没吃肉了,一想到香醇的鸡汤,嘴巴里就不由自主地开始分泌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