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没搞明白状况的布加洛立即派人到前山寨向太平军提出了抗议,认为周士相所提出的驻军要求十分不合理,澳门的治安也非常良好,并不存在什么匪患,因此葡萄牙人不需要太平军的任何帮助。
布加洛同时愤怒的谴责太平军封锁关澳城墙乃是一种极其野蛮的行为,此举将导致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及所有的西方人受到疾病、饥饿的困扰。如果太平军继续坚持这种野蛮行径,澳门当局将向贵国朝廷提出抗议,并保留采取下一步行动的权利。
对此,周士相的回应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大明朝的领土,大明朝之所以允许葡萄牙人在澳门居住,完全是秉着人道主义精神可怜这些远道而来的西方人,使他们能有一个落脚点而不致终日在海上漂泊,但这不意味大明政府放弃了对澳门的管辖权,将这一块领土送给了葡萄牙人,所以身为大明朝驻广东的总兵官,周士相将派谴军队进驻澳门维持治安看作是职责以内的事务,同时也是大明朝对澳门管辖权的重要表现,完全合乎法理和道义。
“当然,若布加洛总督一定要向朝廷抗议,那本官也不会阻挠。噢,眼下我们的朝廷和皇帝陛下正在云南的昆明,那里离香山很远,你们得快点派人去,要不然时间耽搁太久。在此之前,本官的军队是不会解除对关澳城墙的封锁,还会派出水师驶向澳门周边海域,以防海匪肆虐。”
“本官希望贵方能够明白我们的行为完全是为澳门的长远安定着想,我们无意视贵方为敌人,但我们注意到,很多满清的奸细和海匪利用澳门对我军造成了危害,因此我们必须要派兵进入澳门肃清那些威胁。”
“请回去转告布加洛总督,如果他能正视我大明朝对澳门的管辖权,那本官也是可以和他坐下来好好谈一谈的。”
周士相友善的提醒了使者大明朝廷的具体位置,同时恐吓要用水师封锁澳门海域,最后,他表示可以和布加洛进行谈判,以求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
水师,周士相没有,太平军的水营目前只有千余人,战船也只有两条,他们能做的也就是利用香山的河流运输物资而矣,想要出海封锁澳门,那是痴人说梦。
不过太平军是没有水师,但不代表周士相就不能得到水师的帮助。广东的明军什么都缺,什么也不行,然而就是不缺战船,更不缺能打水战的水师官兵。
凌海将军陈奇策的水师就是周士相可以借力的最强大水师力量,拥有上百条战船的陈奇策部比只有几条战船的葡萄牙人要强大得多,只要他愿意,大可花费些钱粮请动老将军派些战船从谭江出海,到澳门吓唬吓唬葡萄牙人。
至于葡萄牙人的海军,那就是个笑话,周士相从来不担心,据萧白朗说,澳门的葡萄牙人战船只有几艘,他们东方舰队的主力在印度的果阿,而从那里赶来最快也要半年时间。
半年时间,足够了,等果阿的葡萄牙人舰队赶过来,黄花菜都凉了。
海上,太平军或许打不赢葡萄牙人,陆地上,葡萄牙人得考虑他们是否有登陆作战并长期作战的能力。
布加洛的使者愤怒的离开了前山寨。
周士相不着急,封锁才刚刚开始,通过这几天的封锁情况来看,葡萄牙人还远没有到狗急跳墙的地步——他们还是有些积蓄的。
从北线调回的步军右营承担了封锁关澳城墙的重任,沿城墙10里之地为禁区,任何人都不可以靠近,更休说往城墙后的澳门运送粮食、瓜果蔬菜了。
前山寨的各乡、村保安队也在通往澳门的各条道路上都设了关卡,防止那些走私贩子偷偷往澳门运粮。为了调动乡民的积极性,周士相允诺若是乡民主动向太平军报告可疑人物,一经查获属实,那就可以得到嘉赏。
邵成国的骑营也被调了过来,每天都在封锁线上来回搜寻那些妄图越过封锁线偷渡到澳门的走私贩子。
针对澳门的封锁可以说是满清海禁的一个缩小板,这些天来,为了震摄那些铤而走险的走私贩子,关澳城墙外,太平军同样用一些木头挂着一些人头。
这些人都是因为偷偷越境被捕获后就地斩杀的。不过,太平军并不是像满清那样不问清红皂白滥杀,他们只是将其中的走私贩子、土匪砍了头,其余那些因为关心在澳门的亲人生活而偷偷想要运粮过去的,则是将其粮食没收予以关押数天后便放回。
为了彻底封死关澳城墙,周士相下了严令,任何人都不得徇私,有敢私放一人过去的,一经查获,负责该处封锁的军官和士兵都要受到重罚,情节严重的甚至会被立即军法从事。
在这严令下,仅仅用了三天时间,长达十几里的关澳城墙彻底被封死,十里内除了巡逻的太平军便再也看不到一人。
葡萄牙人是没有办法从海上获得给养的,因为广东沿海大部分地区都被明军控制着。不过为防万一,周士相还是派人去请陈奇策能予以配合,调一些水师战船到澳门海域,同时请陈奇策和朱统帮忙联系沿海的明军各部,希望他们都能切断和澳门的任何海上买卖,让葡萄牙人无法从广东沿海获得粮食补给。
为此,周士相再次被朱统狠狠敲诈了一笔,两次北进抢来的物资有四分之一送到了新会。另外,在朱统的协调下,周士相以事成之后的三成物资获得了沿海明军各部的帮助。这当中包括在台山文村的虎贲将军王兴和唐王朱聿锷。
徐应元和唐王取得了联系,在知道文村正在遭受大.饥荒后,周士相特意调拨了700石粮食请陈奇策用水师的战船送到了文村,另外随船的还有一些武器军械。周士相更请宋襄公写了封信给唐王,这封信上并没有写什么,只是单纯的表达了周士相对唐王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