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院 > 其他类型 > 明穿之直男也怕缠郎 > 第四十六章
  洪武十八年二月底,崔淼和薛禄前往宛平县与沈清汇合,在进入宛平县之后,便发现了异常,并发现有人一路尾随。
  崔淼进入宛平县城,随意的拦了一个路人,打听张家老宅的位置,待问清后,便和薛禄按照问来的路线一路前行,而尾随的人则拦住那个路人,询问刚才崔淼两人的问话,之后便又跟了上去。
  崔淼一边走,一边留意后面的动静,两人在城东找到了张家老宅,仅仅几年的时间,原本繁盛的张家大宅,已经变成了现在斑驳的模样,门上的牌匾挂着蜘蛛网,大门上的黑漆蒙上了一层灰烬,变成了灰色,就连门上的铜环也已经氧化。
  崔淼走上前,在铜环上拍了拍,等了半晌也无人回应,路过的一个妇人见状停下脚步,说道:“别敲了,张家已经没人了。”
  崔淼礼貌的拱手,说道:“大婶,我们兄弟是来寻亲的,不了解情况,还请大婶告知详情,这张家当真无一人在世了吗?”
  妇人打量着两人,见其面目清秀,不似坏人,便问道:“你们两个是来张家寻亲的?”
  崔淼答道:“是,千里迢迢来寻亲,没想到竟是这般光景。”
  妇人犹豫了一瞬,说道:“我家便在不远处,若不嫌弃,就到我家坐坐,喝口水,歇歇脚。”
  崔淼连忙感激的说道:“那就多谢大婶了。”
  两人在妇人的带领下走过路口,来到一个小院前。一进的院子,不大,院墙的西南角圈了一个鸡圈,里面养着二十几只鸡,东面是厨房,北面是正房,一间堂屋,两间卧房,房子虽然老旧,打扫的却很干净。
  妇人将两人领进堂屋,在一张矮桌旁坐下,又拿出两个碗,倒了两碗水,有些赧然的说道:“家里过的不如意,也没什么茶水招待,你们将就着喝点白水吧。”
  “大婶说笑了,有一碗水喝,我们很知足,赶了一天的路,正口渴的紧。”崔淼说着,便端起碗‘咕咚咕咚’喝了起来。
  薛禄也端起碗喝了一口,温声说道:“多谢大婶。”
  妇人见状对两人好感更甚,笑着说道:“这刚过晌午,你们可吃过午饭?”
  崔淼摇摇头,实话说道:“我们刚到宛平,还没来得及。”
  妇人起身说道:“你们等着,锅里还有些稀粥和饼子,我拿过来,你们将就吃点。”
  崔淼连忙说道:“大婶别忙,我们歇会儿去外面吃也是一样。”
  “怎么?是嫌弃大婶这儿只有粗茶淡饭?”
  “不是,大婶莫要误会,总是劳烦大婶,我们心里过意不去。”
  妇人笑呵呵的说道:“得了,等着吧,我这就去给你们拿。”
  没一会儿的功夫,妇人便端着托盘走了进来,两大碗稀粥,五张杂粮面饼,还有一碟咸菜。
  崔淼连忙上前帮忙,感激的说道:“多谢大婶!”
  妇人看着他们,笑着说道:“快吃吧,本就温热,别凉了。”
  崔淼和薛禄不再客气,他们确实没吃午饭,方才不觉得,现在一闻到饭香味,顿时就觉得胃里空空的,三下五除二,一会儿的功夫,所有的吃食都被吃的一干二净。
  崔淼拿出手帕擦擦嘴,赧然的说道:“让大婶见笑了,我们兄弟确实饿了。不过也是大婶的手艺好,这稀粥饼子比肉还香。”
  妇人闻言笑的更加和善,说道:“若我家大郎能有一半你的机灵,我也就知足了。”
  崔淼想要帮忙收拾,却被妇人拦下,只好作罢。
  看着妇人走出门,崔淼轻声说道:“薛大哥,待从这里出去,我们再去张宅看看,那里是华儿外祖家,进去上个香也是好的。”
  “也好,正好能让尾随的人确信我们就是来寻亲的。”
  妇人忙活了一阵,便来到矮桌前坐好,随意的问道:“你们兄弟是从哪儿来?”
  崔淼答道:“不瞒大婶,我们兄弟是从柳州来的。”
  其实崔淼并没撒谎,王张氏确实有一个姑奶奶嫁去了南方,所在地正是柳州,这些崔淼也是从王华那里得知的。
  “柳州?南方么?”
  崔淼点点头,说道:“南方,距离这里千里迢迢。”
  妇人恍然说道:“难怪。我小时候确实听父母说过,张家有个姑奶奶嫁去了南方,距离这里千里迢迢,自嫁出去就没再回来过,所以久而久之人们也就淡忘了。你们此来是为投亲?”
  “不是,前段时间祖母去世,临终前交代我们回来看看,哪知这才几年光景,张家居然变得这副模样。”
  妇人叹了口气,感慨的说道:“谁说不是呢,七八年前,这张家还是我们宛平数一数二的富户,这说破败便破败了。要说这人呐,就该本本分分,那些恶习一点都不能沾,尤其是赌,一旦沾上,多大的家产也不够输的。”
  两人和妇人聊了半晌,眼看着就要日落西山,崔淼起身,将身上挂着的荷包取下来,从里面拿了些散碎银子递给妇人,说道:“大婶,打扰多时,我们也该走了,这些银子算是谢礼。”
  妇人面露不悦的说道:“我招待你们可不是为了银子,单纯觉得你们不是坏人,这银子若是收了,岂不违了我的本意?”
  崔淼见状笑的越发真诚,解释道:“大婶与人为善,我们兄弟晓得。我们过不了多久就会离开,张家的祖坟也无人照料,这些银子给大婶,是想让大婶每年清明能买些香烛,代我们上炷香,烧点纸钱,不知大婶方不方便?”
  妇人犹豫了一会儿,便应了下来,说道:“看在你们有这份孝心的份上,这差事我应了。”
  崔淼直接将荷包里的银子都倒了出来,塞到妇人的手心,足有十几两,感激的说道:“大婶的恩德,我们兄弟铭记于心。”
  两人从妇人家出来,在一家纸扎店里买了些香烛,再次来到张家老宅,直接推门走了进去。偌大的宅子杂草丛生,落叶几乎铺满地面,微风吹过甚至有一股腐朽的味道。两人兜兜转转,来到张家的祠堂,推门走了进去,里面阴沉沉的,到处都是灰尘和蛛网。崔淼将香烛放下,从一个房间捡了块破布,和薛禄两人,简单的打扫了一下,又点燃香烛,拜了拜。
  “王张氏,我是崔淼,不知你是否能听到,王华现在很好,身体壮实,还长高了不少,我不负你们所托,教他读书习武,将来定能和他父亲一样,出人头地。若你能听见,便安息吧。”
  两人上完香,从张家大宅出来,便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而尾随在他们身后的人,也在他们进入客栈后悄然离开了。
  午夜时分,薛禄换上一身黑衣,从房间的后窗翻出,在夜色的遮掩下,在长街上穿行。顺着记忆中的方向,寻找着沈清留下的暗号,一只展翅而飞的燕子,线条简单,却只有燕山卫的侦察兵清楚其含义。一路小心谨慎,来到一个小院门前,展翅而飞的燕子收起了翅膀,代表这里便是沈清的落脚处。
  薛禄隐在暗处,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待确定四周无人后,在一棵大树前停下,借力翻上院墙,小心的跳了下去。小心翼翼的来到门前,轻轻敲了敲门。门里没有动静,薛禄不由皱紧了眉,伸手推了推房门,居然推开了一条缝,门没有上栓。他没在犹豫,悄无声息的将门推开,一个闪身窜了进去,紧接着便听到一阵劲风袭来,薛禄连忙闪躲,下一刻便觉得脖颈一凉,一把钢刀搭在他的肩上,就听耳边有声音响起,“别动,否则死!”
  熟悉的声音,薛禄瞬间便认出了沈清,说道:“指挥使,是我,薛禄。”
  “薛禄?”房间蓦然亮起火光,薛禄下意识闭上双眼,再睁开时,脖颈边的钢刀已经收起。
  沈清直截了当的问道:“你怎会来此?”
  “回指挥使,标下奉王爷之命,保护崔副千户前来与你汇合。”
  “崔淼!”沈清冷清的眼睛浮现担忧,眉头紧蹙的说道:“他有伤在身,怎能来此!王爷怎会由着他胡闹?”
  薛禄垂下头,一言不发,沈清和朱棣之间是兄弟,虽然不是亲兄弟,但胜似亲兄弟,沈清能抱怨朱棣,但身为属下的他不能,这种时候只能装聋作哑。
  沈清察觉到自己出言不妥,又想到崔淼那个倔强的性子,话音一转,无奈的问道:“你们在何处落脚?”
  “回指挥使,标下两人在城东客栈福满楼落脚。”
  “进城时可遇到什么特别的事?”
  “进城之前,崔淼与标下发现田中农人皆是假冒,崔淼猜测那些应是宛平县的差役。随后便发现有人尾随,一直到我们进入客栈才消失不见。”
  “你来此,独留他一人在客栈?他身上有伤,若是有人对他不利,该当如何?”
  沈清越想越觉得不安,转身就想去找崔淼,可一想到自身处境,他又退了回来,看着薛禄催促道:“宛平县的事我已经了解清楚,明日会传信过去,你快些回去保护他的安全!”
  “是,标下遵命!”薛禄也放心不下,转身又消失在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