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院 > 科幻灵异 > 人类更新计划 > 第485章 外行人
  这些功能,离开生物二字,实现起来都很简单,有现成的成熟模块可以用。但是加上生物二字之后,他们要做的东西就变成了前所未有。
  生物型的任何功能模块,要想用,先得自己弄出来。
  宁宁把手里攥着的冰糖摁进了气球肚子上的卡槽里。按照他妈的造型设计,那里是所谓的小嘴嘴。
  糖块刚塞进去一半,就自动被气球包裹了进去。卡槽缩小成了一条缝。
  “吃掉了!吃掉了!”小宁宁很兴奋。
  王沐诗双手撑腮,坐在不远处看着,心满意足。
  兰泽叹了口气,把正在啃草地的末末拎了起来。
  气球生物距离动物还很遥远。
  但所有看到它飞的人,都认为这是一只动物。
  他们还有进一步的证据:这玩意会吃糖块。
  实际上,往卡槽里塞糖,只要不超过两斤,它都能存进去。满满一肚子糖,可以消耗很久。唯一的问题就是,塞得太多,太重飞不起来。
  所以,还可以伸手指头进去,把糖再抠出来。
  挤出来也行。挤的时候,容易漏气。因为各个方向都有出气口。挺浪费氢气的。
  真正会吃糖块又是动物的,是他手里嚼草叶磨牙的那只末末。
  西北造物公司自己做的宣传片,播放出来效果不错。
  浅黄色的小生物有鼻子有眼有翅膀,在蓝天绿树的背景下,飞起来十分灵动。现场令人不悦的气流声已经被音乐代替了。操纵航模遥控器的兰总工,从仰拍角度看上去英明神武,就是很难看出真人长啥样。认得他的,自然一眼能认出来;不认得他的,还是照样不认得。
  投放在科技频道的新闻,以及后来的公众新闻,用的也是本公司自己剪辑的视频材料。
  与此重要程度相当的科技新闻,每年每月都有。试飞人造小生物确实是个突破,也算不得什么太大的事。
  然而这一次,这只小生物也不知为啥引起了公众的注意。
  一时之间,里程碑、转折点、人类文明新的纪元,各种奇怪的评论蜂拥而起。
  这只小生物很神奇地戳在了人民群众的眼前,让整个世界兴奋不已。顺便,兰泽本人也忽然成了明星科学家。
  年轻,儒雅,前途远大。
  反正和知识分子有关的,任何好听的词,也不管是不是事实,都可以往他身上堆。他还自己带孩子,这正说明他有爱心。
  还有知情人趁机凑热度,扒他以前的奋斗史和情感史,张荷看了啧啧连声直摇头。
  张荷早就知道王沐诗,也见过小宁宁一次。
  当时她对着王沐诗笑了笑,什么也没说。倒是王沐诗,好像受到了惊吓,再也不敢带着宁宁在张荷面前出现。
  兰泽一直搞不清王艺术家的心理历程是怎么回事。反正他不懂艺术。
  现在,他也不明白这场跨越科技新闻界限的全民轰动是怎么发生的。
  也许因为小生物会飞?或者是……艺术家亲自设计的生物造型比较萌?
  气球生物的热度忽然爆发之后,很多很久不联系的人,也都来恭喜兰泽。不少朋友从水底冒了出来。老爷子和白老师也特意过问了他几句,替他高兴。
  核工业部的数学家部长大人,在看到公众新闻之后,亲自联系兰泽,亲口恭喜他。而没有像往常一样,通过李碧如中转。
  部长大人很高兴:“这是世界第一只人造多细胞生物!世界第一只人造飞行生物!”
  听起来好像意义确实重大。
  不过,兰泽还是和部长大人小心地解释了:这东西,归根结底,只算得上是“航模”而已。
  “既然生物航模都做出来了,生物核设施肯定没问题了吧?”部长大人根本不是在问兰泽的意见。“看来,我们的项目可以正式启动了!你当项目组长!什么时候你来一趟,把预研组的人召集齐,我们开个筹备会!”
  兰泽想了想,还是劝老人家先别急。
  他在公司还有几组涉及到多细胞构造的实验没有完成。
  多细胞的实现路径有很多,类黏菌结构非常原始,没有发育过程。他和公司的同事们是先做了个模具,用倒模的方式造出了那只气球生物,然后雕刻修饰了细节。它的确是生物也的确是多细胞结构,但用起来和一块塑料也没什么区别。这个结构本身,并不适合建造部长设想中的核设施。
  而且,兰泽他们做出来的类黏菌实验生物,本身非常脆弱,自然界的一些细菌、霉菌都有可能造成它的分解死亡。
  不过观察它的感染和凋亡,也算是任务的一部分。这种原始的构造方式,也方便未来加入一些验证性的东西;进一步的多细胞设计还是用得着它的,归根究底算不得是废物。
  其他实用性更强、更像样的多细胞构造方式,培育、验证过程相对复杂一些。不过也不用等太久。几组实验都是同步进行的。半年之内准出结果。在这几组中,肯定可以找到适合核设施发育的构造。
  老部长叹了口气。结束通话的时候有些落寞。
  晚些时候,仙女李碧如也联系了兰泽,问他人造小生物的详情,顺便为他送祝福。
  兰泽想起了老部长的急切,忍不住多问了仙女几句。
  【我们部长任期快到了。他本来前两年就该退休了。不过你不用担心,老人家依然是我们部里的终身科学家。】仙女解释说,【我觉得,他是真的很想亲手把生物核设施创造出来。】
  航校的几位校长为兰泽喝彩的时候,新闻页面下的陌生人评论那只气球是“里程碑”、“转折点”的时候,兰泽还觉得不以为然。因为这些人都是些外行。
  他带领同事们做出的实验生物很脆弱也很简单,说不上厉害,也不存在什么远大的前景。
  所谓的外行,总是把简单的东西看得高大上。真正厉害的东西又以为很平常。
  不过,科技发展一向如此。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向一般人作科普。
  甚至,新东西有没有用,终究要靠外行来买单。
  核工业部的老部长,也是个生物设计的外行。但这并不妨碍他提出高瞻远瞩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