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院 > 仙侠修真 > 皇后生存日记 > 第80节
  然后三人一起犯愁了。
  乙浑说:“要不你进宫去问问皇后,让她试探试探皇上的意思?”
  冯琅不高兴了,脖子一缩:“我干嘛要去,皇后不高兴我过问这些事,你怎么不去问问太后。”
  乙浑说:“这叫什么话,我一个外臣,哪能随时随地进宫去。”
  冯琅说:“呵呵。”
  乙浑指他:“你这人……”
  常英说:“太后皇后恐怕也都不知情。”
  乙浑说:“要我说,这都是因为皇后没有诞下龙子。要是皇后能生有龙子,咱们何至于这样掣肘。”
  冯琅说:“要不让人去试探试探陆丽?看他什么态度?”
  乙浑厌恶地说:“他能有个什么态度,一万年装死不出声的老东西,脚踩两只船,哪头大压哪头。朝廷里都是这帮东西。”
  常英匆匆无奈进了一趟宫,忧心忡忡向太后说道:“皇上这次恐怕真的要针对常家了。”
  常英先前虽然罢了官,但那只是暂时而已,罢官并不妨碍他用自己的力量对朝政施加影响,因为朝中地方,上下很多位置,都有他的人。即便他不在其位也能在运筹帷幄,然而皇上此番调整,则会彻底挖掉他的根基,扶持起来的新朝局,常家则被排除在外了。
  这招釜底抽薪,乃是君王□□惯用的伎俩。
  太后最近本来就在为此事忧心,被常英一顿说,气的脑仁疼。她立在殿中扶着额,打了两个晃,险些栽倒。
  她本以为得到太子,就可以保持住常家的地位,然而事实残酷。她现在根本毫无办法,天注定了,她只是一个保母。皇帝要用,随时可以用,要弃也随时可以弃。
  常英还希望太后能拿出主意,结果看她这个样子,生怕引得她发病,只好安慰一通,悻悻出宫去了。
  冯琅入宫,想要求见皇后,皇后却不见他。
  宫人回话说:“娘娘身体抱恙,不便见人,请国舅爷先回去吧。”
  冯琅不肯离开,恳求说:“我有要事要同娘娘相商,请一定向娘娘通传一声。”
  话又传回殿中,冯凭靠在榻上,头痛地抚着额。她知道冯琅要说什么,她不想听,她不想掺和这件事。这是千难万难才下的决心,然而常英进宫了,冯琅也来相逼。她按着额头,思索了半天要怎么回话,左右思索不出。
  她低着头,半晌,一双黑幽幽的眼睛从手掌下抬起来。脑子里整理了一下措辞,她缓缓冷声说道:“你们也只是皇上的臣子,虽仗着宫里的亲戚可以封爵做官,但这也只是皇上给你们的恩惠。不要以为有女眷在宫中得位就可以任性,皇上可以重用你们也可以不重用,为臣子者当守本分,哪怕是皇亲国戚也不可逾矩。”
  宫人听这话听的心惊胆战,担忧道:“那就这样说吗?”
  冯凭道:“原话,一字不漏地告诉他。”
  宫人战战兢兢领命去了。
  宫人告以娘娘不见,并将原话转告冯琅,冯琅听了,低头默了半晌,黑着脸,一生气,甩了袖子转身走了。
  拓拔叡放下笔,讶道:“皇后真是这么说的?”
  “国舅都气的出宫去了。”
  拓拔叡听到她这样的话,心里自然是无比欣慰的。需知这宫中朝中,凡是围绕在皇帝身边的人,无人不是为了一家私利争的头破血流。都觉得自己和皇帝最亲,都觉得自己家应该得到最多的权力和好处,常英,李惠,无人不是如此。抓住一点机会就要放肆地揽权,*都是无底的沟壑,你给他的越多,他越不知足,反过来还要怪你不公平怪你给的不够。你给他的时候,他觉得理所应当,你想收回来的时候,他就跳起脚来,觉得你偷了他抢了他的。可笑,这天下都是朕的。
  可惜,天下都是朕的,只是皇帝们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皇帝这样想,别人不这样想,天下是天下人的,权力是谁有能力谁就去争,谁争到手就是谁的。大家都在做事,大家都在辛苦,奔奔走走,忙忙碌碌。皇帝高坐龙椅,没有种过一粒谷,没有流过一滴汗,却享受着泼天的权力和富贵。总不能你撒泡尿说天下是你的大家就得承认天下是你的,一切都是皇帝陛下的恩赐吧。拓拔叡其实心里明白这一点,没有什么生来应当,这就是个肉食者的世界。
  你不正义,我也不正义,肉食者大家都不正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他,既然身在其位,便只好尽力做一个好君王。
  天下是朕的。
  他需要人人都明白这一点,最好渗透到他们的血液里去。他是君,他们是臣,天下属于君王,一人王冠,除此皆是奴仆。这些一门心思与君争利,与民争利的人,应当摒除。
  晚上,拓拔叡到了崇政殿,拉着冯凭的手说起这件事:“其实朕也不是专为针对常氏,只是军事之弊,不得不除。”
  她躺在榻上,乌发披散在肩,头上只戴着一朵莹润的白茶花,脸蛋洁白柳眉弯弯,眼睛像被水洗的极干净的黑曜石发光,看起来别样温柔。拓拔叡把玩着她的手,抚摸着她皓腕上的墨绿翡翠手镯,玉石的光滑和肌肤的柔腻触感混合在一起,格外有滋味。拓拔叡一边抚摸,一边跟她说着自己的想法。
  冯凭目光注视着他,柔柔笑说:“我明白皇上的意思,可惜我是女儿身,只能呆在后宫,不能为官为臣,在朝事上替皇上分忧。我恨我太不中用了,否则我也能替皇上做事,而不是在这里干动动嘴了。”
  拓拔叡捏着她柔弱无骨的手,叹说:“女儿有女儿的好。我便喜欢你是女儿。”他笑了笑,抬了眼看她:“你不是女儿,咱们怎么做夫妻,谁在长夜里同我情情切切,恩爱缠绵,给我安慰?”
  冯凭脸热了热,抬手搂着他肩膀没说话。
  第122章 进展
  案上整整齐齐摆放着一摞摞各部送上来的帐册,户部的黄白籍,鱼鳞册子,兵部的兵册和饷册,吏部的人事册子,堆成一座座大山。要将这么多明目通通理一遍,是个艰难的大工程了,李益说:“基础资料的整理是体力活,只是需要大量的人员,咱们可以调一批太学生过来帮忙。不过后续的统计汇总需要有专门才干的人,我有个想法,咱们可以组织一次考试,面向各州府,有针对性的招纳一批人才。”
  乌洛兰延高兴道:“我也是这个意思,咱们想到一块去了。而且我想着这次招纳,条件可以放的宽一些,不限定户籍和出身,不论高低贵贱,也不限年纪,二十也可八十也可。只要是考试合格,有真才实干的,皆可以录用。”
  拟了草案,便立刻去执行,发布告令,向各州府张榜。
  考试的方式非常简单,乌洛兰延命人用一张黄榜,将疑难算数题目张贴在太学门外,供人瞻仰,能答题者自行送上答卷,挑选其优者再进行面试。榜一张出,围观者如云,而应者寥寥,因为这些题目都非常难,全是深奥的算数几何,统计工程问题。尽管如此,半个月之内,还是有上百人应试。李益从中挑选出了十余名有真才实学者,纳入省中,参与统筹工作。
  其中有一汉人高盛,年已八旬,老态龙钟,然学识丰富,乌洛兰延盛赞不已,引得拓拔叡十分好奇,遂招来太华殿亲见,一谈之下,引为肱骨,竟然直接封了中书侍郎,成了机要重臣。
  乌洛兰延坐在书房中提笔书写一份诏令的提纲。他披散着头发,身着家常穿的灰色丝质亵衣,肩上披着挡风的薄袍,蜡烛将人影投在案后的素锦屏风上,静美的好像一幅画。一只黄白相间的大狸猫卧在他双腿间呼呼大睡。正做的投入,仆人进门禀报说:“小侯爷来了。”
  乌洛兰延手中的笔停了停。
  贺若。
  两人已经有一个多月未见了,乌洛兰延隐隐猜测到是为何事。
  此番朝堂上的大动静,拓拔叡向军镇开刀,首当其冲的便是贺家。贺家同拓拔氏渊源很深,早年是鲜卑宗贺兰部。贺若的先祖贺氏嫁给拓拔氏,生下了开国之君道武皇帝,并在道武皇帝登基称帝的过程中给了很大的助力。但是道武皇帝一直很忌讳贺兰部,登基之后通过离散部落的手段,稍稍削弱了贺兰部实力。但毕竟根基深厚。像许多鲜卑贵族一样,在从游牧部落向农耕地主转变的过程中,贺氏宗族失去了称雄草原的部落骑兵,却占有了大量的农耕人口和土地。以至于到拓拔叡这里,已经历了五代,但贺氏的实力比当年道武帝时不见削弱,反而增强了。
  这也是为什么,他和贺若都是同拓拔叡自小相好的,但拓拔叡越来越亲近他,跟贺若则越来越疏远。只因宗族过强,君王忌讳,就是重用他,也怀着保留。
  乌洛兰延知道这次诏令,肯定是会得罪贺家的。若是见面,免不得要起争执。他思忖了一下,问道:“他说了有何事吗?”
  仆人说:“没有说。”
  “那不见。”
  仆人出去回话,乌洛兰延提了笔继续蘸墨,只听见外面一阵凌乱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仆人焦急的阻拦:“小侯爷,郎君已经休息了。”书房门被哗的一声推开了,贺若气势汹汹地大步走进来,高声说:“你最近很得意啊,中书令大人。我这个老朋友想见你一面都找不到你人影。”
  乌洛兰延站了起来,淡淡地不喜不怒不着急,只是提了提肩膀上垮下去的袍袖,示意仆人退下,轻声道:“做什么?”
  贺若低着头,一张艳丽的面孔阴凉凉的,边解衣服,边脱了腰带,绕过屏风往内室去,声音低沉说:“找你说几句话。”
  乌洛兰延放下笔,掖着肩上的衣袖,随着他往内室去。只见贺若鞋也不脱,只是敞着胸膛,四肢大敞地躺在床上,两个眼睛瞪着帐子顶,神态不悦。
  乌洛兰延走过去,居高临下看着他。
  贺若一个蹿起来,抓着他按倒在枕上,使劲摇晃了两下,生气道:“你在干什么?”
  乌洛兰延推了一把他的手,也脸色不好了,反问说:“你在干什么?”
  贺若说:“你脑子进水了,我在帮你把你脑子里的水摇出来啊!”
  乌洛兰延烦躁地想要推开他:“你一个月不露面,一出现就是来骂我的吗?”
  贺若放开他,坐起来,冷笑道:“知道你现在受宠,都快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你知道现在朝中是怎么说你的吗?说你是佞幸,媚上求宠的小人,你想要把自己的名声毁干净吗?”
  乌洛兰延从容站起来,拂了拂衣袖,嘲笑一声说:“媚上求宠?我需要媚吗?我不需要媚,皇上也信任我,他们不过是嫉妒罢了。至于骂我,他们骂我,无非是因为我要清查人丁户籍,割了他们的肉,损了他们的利益。我上为天子,下为黎民,中间为我自己,何愧之有?木高于林,风必摧之。站在这个位置,又不想随波逐流,浑水摸鱼,想做些实事,总是要受指责唾骂的。有什么可奇怪的?盖棺定论,总是要胜者说了算的,随便谁去骂吧,我只当耳旁风。”
  贺若嗤笑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不要把你自己想的太能耐了。你以为皇上信任你,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为所欲为了吗?真要是出了事,连皇上都救不了你。你现在不过是他的一把刀罢了,现在替他去杀人,等出了事情,再替他去挨骂名背黑锅。他是君王,你是什么?别人眼里,你就只是可恨的爪牙鹰犬。你以为我来找你说这些是为了自己一家之利吗?我是不想你受万人唾骂,被千夫所指!你知不知道我有多生气,他要是真的在意你,就不应该让你去干这种事情。”
  乌洛兰延道:“这跟皇上无关,是我自己要做。我有什么可惧。我一无父母,二无兄弟,天地间只此一身,要杀要剐都是我一人,我还怕事吗?我一无所有,唯有君王的无边信任,还有触手可及的高官显爵,天底下最不怕事的人应该就是我了吧?”
  贺若说:“你真是疯了。”
  乌洛兰延道:“不要妄自对别人下评判了,你了解他多少呢。”
  贺若说:“行,我不了解你,我也没资格管你,咱们是陌生人,以后见面只当做不认识好了。”
  乌洛兰延道:“这话你有胆量到皇上面前去说吗?”
  贺若说:“我没胆量。他是君,我是臣,他说什么,我听命就是了,一个字不敢反驳。而且我恪守本分,不会让人说我是佞幸。”
  他说完,他走了。
  乌洛兰延坐在榻上,沮丧地沉思了半晌,最终还是回到案头继续做事。没过多久,他听到远处的鸡叫了。
  诏令下达到地方,激起了不小的声浪。
  ???“为什么会闹事呢?”冯凭同韩林儿散步在御园中:“这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吗?”
  ????夏日天气晴朗,她身体感觉好了一些,遂出来透透气。这么多日,难得施了点薄妆,瓷白的底色上浮着一层淡胭脂,白锦衣,素色绣金莲蓬的丝裙,乌发云髻,簪着一支金荷花簪。翡翠打磨的荷叶和流苏,大朵的金荷花和小朵的金莲蓬偎依。偶然间抬起手来,臂腕间的金玉两色镯子松款款沉坠坠压着绡袖。
  ???“我记得,这种事,当年道武帝和太武皇帝也都做过?”
  ????
  ???韩林儿扶着她,沿着开满月季的小径步行:“只是而今的形势跟道武当年已经大不同了。”
  ????冯凭说:“如何不同?”
  ??韩林儿说:“当年道武皇帝离散部落,分给部民们田地,让他们能够建造房屋,学习汉人耕种,游牧民也多有不肯,宁愿打仗,不愿耕种的。许多宗主首领不肯离散部落,率部民逃跑都有的。可是这个策略,道武皇帝还是推行下去了,皆因当时在立国之初,武力征伐不断,道武皇帝有大量的土地用来离散部落,供部民们安土定居。可是而今天下安定多少年了,哪还有闲置的土地来安民。娘娘恐怕不知道,而今那些宗主督护手下的士兵,除了鲜卑人,也有汉人。他们很多不是兵户,都是因为贵族们兼并土地而失去生存依托的底层百姓。无处谋生,才成为那些贵族,宗主的私奴,供那些豪族私役,许多连户籍都没有的,都挂在主人名下。皇上不许宗主们养兵,要控制兵员,能留下的都是有门路有关系的,被削减的只能是这些无门路的又无关系的。他们一无田地,二无恒产,要是失去宗主依靠,无处谋生,自然要闹事的。”
  冯凭问说:“他们既然在做这件事情,难道事先没有想到这个,没有相应的应对策略吗?”
  ?韩林儿说:“朝廷虽然说了削除的兵员会配给他们土地耕种,可实际上肥沃的土地有限,且都是有主的。就算有无主的土地,大多也贫瘠荒芜,分给他们,不说分不了多少,就算分得有,恐怕也只是边边角角,讨不了好的。”
  冯凭说:“原来是这样。”
  韩林儿说:“朝廷下旨容易,可这一道道旨意诏书,都是需要下面人一层一层去执行的,哪个环节都少不得,不是上头一句话说了就能算数。如果下面人不满意,拖着不肯执行,或者故意阳奉阴违使绊子搅浑水,事情会难办。”
  ?“那当如何?”冯凭忧虑道。
  韩林儿安慰说:“他们既然在做,应当有应对之策的。”
  ????
  第123章 均田
  珍珠听着韩林儿说话,将一盏壶热茶放在案上,担忧说:“娘娘知道此事不利,为何不进言劝一劝皇上?”
  ???那时是散步回来,冯凭更衣沐浴了,闭目靠在枕上,纱衣长长地逶迤了一席:“皇上又不是三岁小儿。”
  ?
  ???“朝政的事情,后宫也不懂。皇上有皇上的想法。”她手抚着腹部,忍了疼缓缓说:“皇上告诉我这些,不是想要我的谏言。他做这些事够难,压力够大了,要是我也不理解,不支持他,他心里怎么能好受。他需要忠言逆耳,需要谏言,满朝大臣人人都有一箩筐,都比我讲的具体,他何必来问我呢。”
  她低语道:“夫妻是比翼鸟,皇上不管做什么,我都应当支持他。”
  珍珠听的暗暗心惊,低了头不再说话,拿了盘子撤了出去。冯凭闭着眼迷迷糊糊说:“我睡一会,皇上要是过来了叫醒我。”
  韩林儿答应道:“是。”